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WinPcap的数据包捕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网络数据包捕获系统研究现状分析第8-9页
        1.2.2 网络测试分析系统分析第9-10页
    1.3 本文工作第10-11页
    1.4 论文结构第11-12页
    1.5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第13-27页
    2.1 数据包捕获第13-15页
        2.1.1 网络数据包捕获机制第13页
        2.1.2 数据包捕获的常用方法第13-14页
        2.1.3 数据包过滤与分解第14-15页
        2.1.4 网络协议分析第15页
    2.2 网络数据包捕获原理第15-16页
        2.2.1 网卡的工作模式第15页
        2.2.2 共享环境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第15页
        2.2.3 交换环境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第15-16页
    2.3 网络开发工具第16页
        2.3.1 网络开发函数库第16页
    2.4 Libpcap 函数库第16-18页
        2.4.1 Libpcap 概述第16-17页
        2.4.2 Libpcap 的功能第17页
        2.4.3 Libpcap 功能结构及主要函数第17-18页
    2.5 WinPcap 介绍第18-19页
        2.5.1 WinPcap 和 Libpcap第18页
        2.5.2 WinPcap 的功能和应用第18-19页
    2.6 WinPcap 的组成架构与相关功能第19-24页
        2.6.1 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NDIS)第19-20页
        2.6.2 BPF 研究第20-21页
        2.6.3 WinPcap 的各功能模块第21-24页
        2.6.4 WinPcap 和 Windows 网络第24页
    2.7 WinPcap 的关键数据结构和主要功能函数第24-26页
        2.7.1 WinPcap 的数据结构第24-26页
        2.7.2 WinPcap 主要函数及相关功能第26页
    2.8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需求分析第27-39页
    3.1 问题的定位、价值与意义第27-29页
    3.2 可行性分析第29页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29-34页
    3.4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第34-35页
    3.5 开发平台选择第35-37页
        3.5.1 WinPcap 与网络数据包捕获第35-36页
        3.5.2 MFC 及其调用第36页
        3.5.3 系统的开发平台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系统设计第39-63页
    4.1 总体设计第39-45页
    4.2 获取本地网络驱动器列表第45-46页
    4.3 获取网络驱动器高级信息第46页
    4.4 绑定网卡准备捕获数据包第46页
    4.5 编译和设置过滤规则第46-47页
    4.6 捕获数据包第47-48页
    4.7 数据包解析(协议解析)第48-50页
        4.7.1 不同协议帧的数据结构第48-50页
        4.7.2 数据包协议分析第50页
    4.8 界面设计第50-54页
    4.9 建立的主要类及其调用流程第54-61页
    4.10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系统实现第63-77页
    5.1 系统实现的基本设计第63-65页
        5.1.1 网络数据包捕获与分析系统的开发环境第63页
        5.1.2 网络数据包捕获与分析系统的编码与测试第63-64页
        5.1.3 WinPcap 的使用方法第64-65页
    5.2 网络数据包捕获软件的详细设计与编码第65-67页
    5.3 系统测试基本设计第67-68页
    5.4 系统功能测试第68-69页
    5.5 系统性能测试第69-75页
        5.5.1 性能测试第69页
        5.5.2 压力测试第69-73页
        5.5.3 稳定性测试第73-74页
        5.5.4 负载能力测试第74-75页
    5.6 系统性能改进与调整的方法第75页
    5.7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7-81页
    6.1 总结第77-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智能用电系统的家庭用电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APPCAN的税务移动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