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便携式医疗监护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0-12页 |
第2章 无袖带式连续血压监测算法研究 | 第12-28页 |
2.1 引言 | 第12页 |
2.2 动脉血压的生理背景 | 第12-13页 |
2.2.1 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 | 第12-13页 |
2.2.2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2.3 脉搏波的生理背景 | 第13-15页 |
2.3.1 脉搏波的产生 | 第13-14页 |
2.3.2 脉搏波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2.4 脉搏波传输时间的测量方法 | 第15-21页 |
2.4.1 脉搏波信号最高点的提取 | 第15-17页 |
2.4.2 脉搏波信号起始点的提取 | 第17-18页 |
2.4.3 脉搏波信号一阶导数最大点的提取 | 第18-19页 |
2.4.4 心电信号特征点的提取 | 第19-21页 |
2.4.5 脉搏传输时间的计算 | 第21页 |
2.5 基于脉搏传输时间和补偿的血压算法的研究 | 第21-26页 |
2.5.1 脉搏传输时间与血压的关系模型 | 第21-23页 |
2.5.2 个体特征系数的标定 | 第23-24页 |
2.5.3 血压补偿项的研究 | 第24-26页 |
2.5.4 基于脉搏传输时间和补偿的血压模型 | 第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28-34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8-30页 |
3.2.1 测试条件 | 第28页 |
3.2.2 测试方法 | 第28-30页 |
3.2.3 测试注意事项 | 第30页 |
3.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3.3.1 测试结果 | 第30-31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34-49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4-35页 |
4.3 系统硬件设计模块 | 第35-41页 |
4.3.1 电源设计模块 | 第35页 |
4.3.2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 | 第35-38页 |
4.3.3 脉搏波信号采集模块 | 第38-40页 |
4.3.4 WIFI 模块驱动电路 | 第40页 |
4.3.5 系统硬件测试 | 第40-41页 |
4.4 系统软件设计模块 | 第41-47页 |
4.4.1 LPC1768 芯片下软件设计 | 第41-45页 |
4.4.2 MSP430 芯片下软件设计 | 第45-46页 |
4.4.3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 | 第46-47页 |
4.5 系统软件测试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