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技术侦查程序概论 | 第13-18页 |
第一节、技术侦查与技术侦查程序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技术侦查的特征与种类 | 第14-16页 |
一、技术侦查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二、技术侦查的种类 | 第15-16页 |
第三节、技术侦查历史由来 | 第16-18页 |
一、古代的技术侦查 | 第16-17页 |
二、现代的技术侦查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域外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18-28页 |
第一节、大陆法系国家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18-20页 |
一、德国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18-19页 |
二、法国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19-20页 |
第二节、英美法系国家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20-23页 |
一、英国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20-21页 |
二、美国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21-23页 |
第三节、国际条约技术侦查程序考察 | 第23-24页 |
第四节、域外技术侦查程序启示 | 第24-28页 |
一、技术侦查措施案件范围较窄 | 第24-25页 |
二、技术侦查措施适用条件较高 | 第25页 |
三、技术侦查措施救济途径较全面 | 第25-26页 |
四、技术侦查措施监督程序多样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技术侦查程序现状及缺陷 | 第28-35页 |
第一节、我国技术侦查程序现状 | 第28-30页 |
第二节、我国技术侦查程序的缺陷 | 第30-35页 |
一、对技术侦查概念规定较模糊 | 第30页 |
二、审批机关和审批程序不明确 | 第30-31页 |
三、疑难、复杂案件中技术侦查措施延长次数没有做出规定 | 第31页 |
四、缺乏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五、没有报告制度 | 第32页 |
六、缺少权利救济制度的规定 | 第32-34页 |
七、缺乏对违法技术侦查证据使用限制的明确规定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技术侦查程序之建议 | 第35-46页 |
第一节、完善我国技术侦查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5-38页 |
一、比例原则 | 第35页 |
二、相关性原则 | 第35-37页 |
三、隐私保护原则 | 第37-38页 |
第二节、完善我国技术侦查程序之具体建议 | 第38-46页 |
一、明确技术侦查的概念 | 第38页 |
二、规定合理的适用范围和严格的适用条件 | 第38-39页 |
三、对疑难、复杂案件中技术侦查措施延长次数做出规定 | 第39-40页 |
四、完善监督制度 | 第40-41页 |
五、建立报告制度 | 第41-42页 |
六、完善权利救济制度 | 第42-44页 |
七、违法技术侦查证据使用的限制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