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产品责任诉讼主体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界定诉讼主体的重要性第13-17页
    2.1 形式当事人与正当当事人辨析第13页
    2.2 国外的诉讼当事人与我国诉讼当事人制度的比较第13-15页
    2.3 我国产品责任诉讼主体的范畴第15-17页
        2.3.1 我国相关产品责任法中规定的诉讼主体范围第15-16页
        2.3.2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产品责任诉讼主体第16-17页
第3章 产品责任诉讼中的原告第17-22页
    3.1 原告资格的界定第17-19页
        3.1.1 国外产品责任原告范围的历史发展第18页
        3.1.2 我国产品责任法关于原告的发展和局限性第18-19页
    3.2 原告在产品责任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第19-22页
        3.2.1 我国举证责任倒置的司法实践第20页
        3.2.2 国外产品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规则第20-21页
        3.2.3 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在产品责任中的适用第21-22页
第4章 产品责任诉讼中的被告第22-34页
    4.1 产品责任诉讼中的生产者第22-28页
        4.1.1 定义产品生产者的必要性第22-24页
        4.1.2 国外生产者的定义及对我国产品责任诉讼主体的影响第24-25页
        4.1.3 被告为生产者的抗辩事由探索第25-28页
    4.2 作为产品责任诉讼中销售者的地位分析第28-30页
        4.2.1 美国产品责任制度对于确立我国销售者范围的意义第28-29页
        4.2.2 产品销售者的举证责任第29-30页
    4.3 产品运输者、仓储者和保险公司、国家机关的诉讼地位第30-34页
        4.3.1 运输者、仓储者作为被告参与诉讼的可能性第30-31页
        4.3.2 国家机关在产品责任诉讼中的地位第31页
        4.3.3 产品责任诉讼中的保险公司及其证明责任第31-34页
第5章 完善产品责任诉讼主体的思考第34-41页
    5.1 完善产品责任诉讼主体范畴的建议第34-35页
        5.1.1 确立产品责任诉讼中保险公司的第三人地位第34页
        5.1.2 增加产品责任诉讼中国家机关的被告地位第34-35页
    5.2 完善产品责任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第35-38页
        5.2.1 缩小产品责任诉讼中原告的诉讼权利第35-36页
        5.2.2 扩大产品生产者的免责事由第36-37页
        5.2.3 关于限制销售者责任范围的建议第37-38页
    5.3 完善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法律责任关系的建议第38-41页
        5.3.1 我国司法实践对生产者与销售者责任的不同观点第38-39页
        5.3.2 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第39-41页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渝经济区建设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下一篇:李某涉嫌滥用职权罪案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