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创新之处第16-17页
        1.4.1 理论创新第16页
        1.4.2 实践创新第16-17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依据第17-26页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凝练第17-20页
        2.1.1 个人层面:“至诚天道”与“礼乐之教”第17-18页
        2.1.2 社会层面:“中正之道”与“天人合一”第18-19页
        2.1.3 国家层面:“文明以止”与“保合太和”第19-20页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众文化的认同基础第20-22页
        2.2.1 大众认同的前提性因素: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第20-21页
        2.2.2 大众认同的主体性因素: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第21页
        2.2.3 大众认同的发展性因素:包容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第21-22页
        2.2.4 大众认同的前瞻性因素: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第22页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文化依据第22-26页
        2.3.1 核心价值观是新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运用第23页
        2.3.2 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第23-24页
        2.3.3 核心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第24-26页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第26-36页
    3.1 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第26-31页
        3.1.1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第26-29页
        3.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必要性第29页
        3.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实然性第29-31页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校园文化的从属关系第31-33页
        3.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紧迫性第31-32页
        3.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基本原则第32-33页
        3.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要务第33页
    3.3 校园文化建设中“古与今”、“东与西”、“人与物”的关系第33-36页
        3.3.1 厘清“古与今”的向度第33-34页
        3.3.2 厘清“东与西”的向度第34页
        3.3.3 厘清“人与物”的向度第34-36页
4 新时期大学生校园思想文化的特征调查与思考第36-44页
    4.1 大学校园思想文化中“三看重、二自我、一反省”特征第36-41页
        4.1.1 看重亲情、友情和爱情第36-37页
        4.1.2 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自由独立第37-39页
        4.1.3 政治理想远景多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省第39-41页
    4.2 传统教化与新媒体的交汇交锋第41-42页
        4.2.1 传统教育仍是影响校园大学生人生信念的基本途径第41页
        4.2.2 新媒体对校园大学生思想具有相当影响力第41-42页
    4.3 基于新时期大学生校园思想文化特征的思考第42-44页
        4.3.1 校园思想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合力第42页
        4.3.2 校园思想文化建设需要法制保障和理性引导相结合第42-43页
        4.3.3 校园思想文化建设需要中华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第43-44页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第44-55页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径向第44-46页
        5.1.1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增强先进文化的生命力第44页
        5.1.2 以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师生员工,增强先进文化的凝结力第44-45页
        5.1.3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增强先进文化的创造力第45页
        5.1.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浸润高校师生员工,增强先进文化的感召力第45-46页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机制第46-48页
        5.2.1 完善领导机制,强化核心价值观在引领中的主导地位第46页
        5.2.2 善用激励机制,通过典范增强师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第46-47页
        5.2.3 健全参与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第47-48页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第48-55页
        5.3.1 名校品牌模式:“大美北大”第48-49页
        5.3.2 职院专科模式:“鲁班传人”第49-52页
        5.3.3 特色文化模式:“活力健身”第52-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56页
    6.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D-LTE核心网技术探讨
下一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