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14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10页 |
| 2.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 ·传播学中国化的涵义 | 第14-15页 |
| ·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对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 第17-20页 |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传播活动高度发展的时期 | 第17-18页 |
| ·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活动 | 第18-19页 |
| ·该时期传播思想的提炼对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9页 |
| ·该时期传播思想的研究对传播学中国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 | 第20-33页 |
| ·提炼先秦诸子传播思想的角度与方法 | 第20页 |
| ·先秦诸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派 | 第20-33页 |
| ·纵横家的始祖——鬼谷子的传播思想 | 第21-24页 |
| ·儒家——荀子的传播思想 | 第24-28页 |
| ·墨家——墨子的传播思想 | 第28-30页 |
| ·道家——庄子的传播思想 | 第30-33页 |
| 第四章. 从5W 模式出发整合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 | 第33-38页 |
| ·拉斯韦尔5W 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 第33-35页 |
| ·拉斯韦尔模式的内涵 | 第33-34页 |
| ·拉斯韦尔模式的意义 | 第34-35页 |
| ·从传播者的角度看以上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 | 第35页 |
| ·从传播内容的角度看以上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 | 第35-36页 |
| ·从传播技巧的角度看以上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 | 第36-37页 |
| ·从受传者的角度看以上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