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具象绘画中的符号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二) 问题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具象绘画中的符号 | 第14-20页 |
(一) 符号的由来和发展 | 第14-15页 |
(二) 具象绘画中符号的能指、所指及作用和关系 | 第15-20页 |
1. 具象绘画中符号的能指 | 第15-16页 |
2. 具象绘画中符号的所指 | 第16-18页 |
3. 具象绘画中符号能指、所指的关系 | 第18-20页 |
二、 符号在中国现当代具象绘画中的表现 | 第20-34页 |
(一) 画家自己创作的符号 | 第20-27页 |
1. 方力钧绘画作品的“光头”系列 | 第20-23页 |
2. 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 | 第23-25页 |
3. 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 | 第25-26页 |
4. 岳敏君的“傻笑人”系列 | 第26-27页 |
(二) 画家绘画中符号的风格化 | 第27-30页 |
1. 长久的使用同一艺术符号 | 第27-28页 |
2. 保持某一符号的同时改革陈旧的符号 | 第28-30页 |
(三) 符号化对作品的意义 | 第30-34页 |
三、 现当代具象绘画中符号的精神指向 | 第34-38页 |
(一) 个体自我精神的彰显 | 第34-35页 |
(二) 时代精神的解读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