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1 国内现状 | 第15页 |
1.2.2 国外现状 | 第15-16页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9-40页 |
2.1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26-28页 |
2.2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需求 | 第28-30页 |
2.2.1 系统处理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 第28页 |
2.2.2 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 | 第28-29页 |
2.2.3 系统的易用性和方便维护 | 第29页 |
2.2.4 系统的标准性 | 第29页 |
2.2.5 系统的先进性 | 第29-30页 |
2.2.6 系统的响应速度 | 第30页 |
2.3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 | 第30-33页 |
2.3.1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字典 | 第31-32页 |
2.3.2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模型 | 第32-33页 |
2.4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要求 | 第33页 |
2.5 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约束 | 第33-39页 |
2.5.1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需求 | 第34-35页 |
2.5.2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划分 | 第35-36页 |
2.5.3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 第36-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0-49页 |
3.1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 | 第40-41页 |
3.1.1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40-41页 |
3.1.2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的设计 | 第41页 |
3.1.3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41页 |
3.2 系统数据流图 | 第41-43页 |
3.2.1 用户登录 | 第42页 |
3.2.2 系统用户管理 | 第42页 |
3.2.3 档案管理 | 第42-43页 |
3.2.4 档案查询 | 第43页 |
3.2.5 个人信息管理 | 第43页 |
3.3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编码设计 | 第43-44页 |
3.4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菜单设计 | 第44-45页 |
3.5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45-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49-58页 |
4.1 字符识别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4.2 字符识别在图纸分类保存中的应用 | 第50-52页 |
4.2.1 结构模式识别的应用 | 第50-51页 |
4.2.2 统计模式识别的应用 | 第51页 |
4.2.3 模式识别在图纸分类保存中的应用 | 第51-52页 |
4.3 文字的预处理阶段 | 第52-53页 |
4.3.1 文字预处理的目的及方法 | 第52-53页 |
4.3.2 特征数据采集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 第53页 |
4.4 特征提取及设计 | 第53-57页 |
4.4.1 方向线素特征识别汉字特征 | 第53-56页 |
4.4.2 应用方向线素特征制取模版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58-72页 |
5.1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流程及开发运行平台 | 第58-62页 |
5.1.1 系统开发流程及主要功能 | 第58-61页 |
5.1.2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第61-62页 |
5.2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62-68页 |
5.2.1 数据添加实现 | 第64-65页 |
5.2.2 数据删除实现 | 第65-66页 |
5.2.3 数据修改实现 | 第66-67页 |
5.2.4 数据查询实现 | 第67-68页 |
5.3 系统优化 | 第68-71页 |
5.3.1 系统总体优化 | 第68-69页 |
5.3.2 数据库优化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測试 | 第72-78页 |
6.1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測试方案 | 第72-73页 |
6.2 功能模块的測试 | 第73-77页 |
6.2.1 自动分类存储数据功能模块的測试 | 第73-75页 |
6.2.2 图纸识别功能測试 | 第75-77页 |
6.3 系统測试结果分析 | 第7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8页 |
7.2 课题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