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2 写作思路 | 第18-19页 |
1.4 学位论文的基本架构 | 第19-20页 |
1.5 主要特点与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1.5.1 论文的主要特点 | 第20页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大众文化及其社会作用 | 第21-31页 |
2.1 大众文化概述 | 第21-25页 |
2.1.1 大众文化界定 | 第21-22页 |
2.1.2 大众文化的特征 | 第22-25页 |
2.2 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 | 第25-27页 |
2.2.1 技术传播 | 第25-26页 |
2.2.2 受众基础 | 第26-27页 |
2.3 大众文化的作用 | 第27-31页 |
2.3.1 面向大众的文化回归 | 第27-28页 |
2.3.2 文化推动的新兴产业 | 第28-29页 |
2.3.3 精神文明的多元形态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31-47页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文化环境 | 第31-35页 |
3.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内涵 | 第31-32页 |
3.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 第32-35页 |
3.2 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创造的契机 | 第35-39页 |
3.2.1 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 第35-36页 |
3.2.2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 第36-38页 |
3.2.3 推动新型文化载体形成 | 第38-39页 |
3.3 大众文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原 | 第39-43页 |
3.3.1 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第40页 |
3.3.2 淡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 第40-41页 |
3.3.3 腐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 第41-42页 |
3.3.4 大众文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3.4 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协调 | 第43-47页 |
3.4.1 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 | 第43-44页 |
3.4.2 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引领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 第47-56页 |
4.1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47-49页 |
4.1.1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 第47-48页 |
4.1.2 提升教育者的理论素质 | 第48-49页 |
4.2 主流价值引领大众文化 | 第49-52页 |
4.2.1 整合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念 | 第50页 |
4.2.2 型塑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 | 第50-52页 |
4.3 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拓展 | 第52-56页 |
4.3.1 传播技术下的互动感染 | 第52-53页 |
4.3.2 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 | 第53-54页 |
4.3.3 培育大学生主体性人格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