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41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第13-18页 |
2.2.1 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反应 | 第14-15页 |
2.2.2 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反应 | 第15-16页 |
2.2.3 当前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要求 | 第16-18页 |
2.3 铂基双金属纳米晶的研究进展 | 第18-31页 |
2.3.1 铂基双金属催化剂的设计与理论 | 第18-22页 |
2.3.2 铂基双金属纳米晶的合金结构 | 第22-25页 |
2.3.3 铂基双金属纳米晶的核壳结构 | 第25-31页 |
2.4 催化剂载体 | 第31-34页 |
2.5 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 | 第34-37页 |
2.6 燃料电池中氢气燃料的探索 | 第37-39页 |
2.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实验试剂、设备及仪器表征 | 第41-45页 |
3.1 纳米晶的合成 | 第41-42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42页 |
3.2 仪器分析和表征方法 | 第42-45页 |
第四章 Au-Pt双金属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69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Au-Pt核壳结构星形十面体的制备及氧还原催化性能 | 第46-62页 |
4.2.1 Au-Pt核壳结构星形十面体的制备和测试方法 | 第46-47页 |
4.2.2 实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 第47-57页 |
4.2.3 氧还原催化性能 | 第57-62页 |
4.2.4 小结 | 第62页 |
4.3 Au-Pt核壳结构十面体纳米晶的制备及甲醇氧化催化性能 | 第62-69页 |
4.3.1 Au-Pt核壳结构十面体纳米晶的制备和测试方法 | 第62-63页 |
4.3.2 实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 第63-66页 |
4.3.3 甲醇氧化催化性能 | 第66-68页 |
4.3.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Pt-Cu合金八面体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69-79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Pt-Cu合金八面体纳米晶的制备及甲醇氧化催化性能 | 第70-79页 |
5.2.1 Pt-Cu合金八面体纳米晶的制备 | 第70页 |
5.2.2 实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 第70-77页 |
5.2.3 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 第77-78页 |
5.2.4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镶嵌型Pt/CeO_2纳米棒的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 | 第79-93页 |
6.1 引言 | 第79-80页 |
6.2 镶嵌型Pt/CeO_2纳米棒的制备和测试 | 第80-93页 |
6.2.1 镶嵌型Pt/CeO_2纳米棒的制备 | 第80-81页 |
6.2.2 实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 第81-92页 |
6.2.3 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Au-Rh核壳结构星形十面体和Rh框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93-102页 |
7.1 引言 | 第93-94页 |
7.2 Au-Rh核壳结构星形十面体和Rh框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94-102页 |
7.2.1 Au-Rh核壳结构星形十面体和Rh框的制备 | 第94-95页 |
7.2.2 实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 第95-101页 |
7.2.3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02-104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02-103页 |
8.2 创新点总结 | 第103页 |
8.3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个人简历 | 第117-1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