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导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0-12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第13-14页
    1.5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14-17页
第2章 我国外汇避险产品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第17-33页
    2.1 目前国内使用的银行外汇避险产品的概念及形式第17-22页
        2.1.1 金融衍生工具第17-20页
        2.1.2 跨境贸易结算第20页
        2.1.3 国际贸易融资第20-21页
        2.1.4 组合避险产品第21页
        2.1.5 外汇避险产品的特点第21-22页
    2.2 国内外汇避险产品发展历史第22-26页
        2.2.1 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史第22-23页
        2.2.2 跨境贸易结算发展历史第23-24页
        2.2.3 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历史第24-25页
        2.2.4 国内同业成功案例第25-26页
    2.3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第26-29页
        2.3.1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第26-28页
        2.3.2 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第28-29页
    2.4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营销战略分析第29-33页
        2.4.1 市场细分第29页
        2.4.2 目标市场第29-30页
        2.4.3 市场定位第30-33页
第3章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3-45页
    3.1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业务发展现状第33-43页
        3.1.1 兴业银行基本信息第33-37页
        3.1.2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开展状况分析第37-43页
    3.2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发展存在问题第43-44页
        3.2.1 业务流程繁杂第43页
        3.2.2 定价机制僵化第43页
        3.2.3 人员能力不足第43-44页
        3.2.4 成功案例缺乏推广第44页
    3.3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发展存在问题成因第44-45页
        3.3.1 外汇避险产品的特性第44页
        3.3.2 缺乏专项培训及激励机制第44-45页
第4章 国际外汇避险产品经验及启示第45-53页
    4.1 国际外汇避险产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45-49页
        4.1.1 国际外汇避险产品发展现状第45-47页
        4.1.2 国际外汇避险产品的发展趋势第47-49页
    4.2 境外银行产品发展案例第49-50页
        4.2.1 香港汇丰银行—服务取胜第49-50页
        4.2.2 台湾主要商业银行—自动化分析需求第50页
    4.3 国际及国内同业外汇避险产品发展经验的启示第50-53页
        4.3.1 外汇避险产品组合营销模式第50页
        4.3.2 差异化发展带动规模效应第50-51页
        4.3.3 银行对于企业的外汇避险产品顾问角色第51页
        4.3.4 交易电子化第51页
        4.3.5 以技术手段提高客户关系管理水平第51-53页
第5章 兴业银行外汇避险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3-57页
    5.1 总行层面第53-54页
        5.1.1 加强外汇避险产品创新第53页
        5.1.2 实现业务办理自助化第53页
        5.1.3 进一步推进业务审批流程的系统化、移动化第53-54页
        5.1.4 增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分析能力第54页
    5.2 分行层面第54-57页
        5.2.1 优化审批流程第54页
        5.2.2 优化服务流程第54页
        5.2.3 优化定价机制第54-55页
        5.2.4 加强营销人员整体水品、提高产品经理设计能力第55页
        5.2.6 重视案例推广第55页
        5.2.7 加强分行内部门联动第55-56页
        5.2.8 加强与港分行、境外第三方银行联动第56页
        5.2.9 做好企业的外汇避险产品顾问角色第56页
        5.2.10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创新服务方式第56-5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主要结论第57页
    6.2 研究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汇率制度、汇率弹性与金融加速器效应非对称性--基于TVAR模型的检验
下一篇:大庆高新区金融产业发展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