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服务外包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服务外包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服务外包发展概况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发展概况 | 第22-33页 |
2.1 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础环境 | 第22-23页 |
2.2 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2.2.1 服务外包产业蹒跚起步规模较小 | 第23-25页 |
2.2.2 平台载体效应初步显现且发展不平衡 | 第25-27页 |
2.2.3 企业的竞争力初步形成,但缺乏品牌效应 | 第27-30页 |
2.2.4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制初步形成,但中高端人才匮乏 | 第30-31页 |
2.2.5 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 第31-32页 |
2.3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影响因素识别体系的构建 | 第33-39页 |
3.1 服务外包影响因素识别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3-34页 |
3.2 服务外包影响因素识别体系选取的理论框架 | 第34-35页 |
3.3 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影响因素识别体系的构建 | 第35-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9-51页 |
4.1 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39-45页 |
4.1.1 计算过程 | 第39-43页 |
4.1.2 计算结果 | 第43-45页 |
4.2 山西省服务外包产业的灰色预测分析 | 第45-50页 |
4.2.1 模型预测分析 | 第45-47页 |
4.2.2 计算过程 | 第47-48页 |
4.2.3 计算结果 | 第48-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山西省承接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5.1 加强政府对服务外包发展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 第51-52页 |
5.2 加快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52-53页 |
5.3 推动园区载体建设 | 第53-54页 |
5.4 积极构建服务外包人才支撑体系 | 第54-55页 |
5.5 加快提高山西省服务业开放水平 | 第55-56页 |
5.6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1. 结论 | 第57页 |
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