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破产管理人职权的基本理论 | 第16-26页 |
(一) 破产管理人制度简介和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介绍 | 第16-22页 |
1. 破产管理人制度简介 | 第16-17页 |
2. 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17-22页 |
(二) 破产管理人职权的通常内容 | 第22-26页 |
1. 财产管理 | 第22-23页 |
2. 业务管理 | 第23-24页 |
3. 其他职权 | 第24-26页 |
二、我国破产管理人的职权规定及不足 | 第26-38页 |
(一) 我国破产管理人的职权的具体内容 | 第26-32页 |
1. 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及相关资料 | 第26-27页 |
2. 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 | 第27页 |
3. 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 第27-28页 |
4. 决定债务人各项开支 | 第28页 |
5. 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 | 第28页 |
6. 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 第28-31页 |
7. 接管债务人的诉讼权 | 第31-32页 |
8. 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 第32页 |
9. 其他职权 | 第32页 |
(二) 我国破产管理人职权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1. 调查权得不到保障 | 第33-34页 |
2. 有关破产撤销权规定的不足 | 第34-35页 |
3. 管理和处分债务人财产的权限过大 | 第35-36页 |
4. 借款权缺乏合理制约 | 第36-38页 |
三 对外国破产管理人职权制度的借鉴 | 第38-44页 |
(一) 美国和日本关于调查权的法律规定规定及启示 | 第38页 |
(二) 美国和德国关于管理人破产撤销权的法律规定及启示 | 第38-40页 |
(三) 关于管理人处分权的法律规定和启示 | 第40-41页 |
(四) 日本和美国关于借款权的法律规定和启示 | 第41-44页 |
四 对破产管理人职权的完善建议 | 第44-50页 |
(一) 对破产管理人调查权的完善建议 | 第44-45页 |
(二) 对破产管理人撤销权的完善建议 | 第45-47页 |
1. 增加可撤销行为的原则性规定 | 第45页 |
2. 对可撤销行为规定不同的临界期 | 第45-46页 |
3. 增加破产管理人行使可撤销权的期限规定 | 第46页 |
4. 增加债权人对破产管理人行使撤销权的异议权 | 第46-47页 |
(三) 明确破产管理人处分债务人财产的权力边界 | 第47-48页 |
(四) 对破产管理人借款权的限制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A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