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1.2.1 梅雨期降水特征 | 第9-10页 |
| 1.2.2 梅雨期暴雨系统特征 | 第10-12页 |
| 1.3 论文主要关注的科学问题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暴雨过程雨情及环流背景 | 第14-29页 |
| 2.1 资料介绍 | 第14-15页 |
| 2.2 2007年-2013年6月和7月降水类型统计 | 第15-16页 |
| 2.3 2011年6月雨情和天气背景 | 第16-27页 |
| 2.3.1 暴雨过程雨情 | 第16-20页 |
| 2.3.2 5次降水过程天气背景 | 第20-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对流观测特征和低空急流日变化特征 | 第29-42页 |
| 3.1 对流观测特征 | 第29-35页 |
| 3.2 低空急流 | 第35-39页 |
| 3.2.1 低空急流的定义 | 第35页 |
| 3.2.2 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特征 | 第35-37页 |
| 3.2.3 低空急流的日变化机制 | 第37-39页 |
| 3.3 暴雨与急流日变化的关系 | 第39-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低空急流日变化成因的数值模拟 | 第42-63页 |
| 4.1 WRF模式简介 | 第42页 |
| 4.2 模拟的设计 | 第42-45页 |
| 4.3 控制试验模拟结果检验 | 第45-49页 |
| 4.4 控制试验与敏感性试验的对比分析 | 第49-58页 |
| 4.4.1 控制试验与改变太阳加热的敏感性实验的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 4.4.2 低空急流的日变化机制分析 | 第52-55页 |
| 4.4.3 控制试验与关闭潜热加热和冷却的敏感性实验的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 4.4.4 控制试验与改变地形的敏感性实验的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 4.5 尺度分离 | 第58-61页 |
| 4.5.1 在改变地形的敏感性试验的基础上风场的尺度分离 | 第58-59页 |
| 4.5.2 在改变地形的敏感性试验的基础上相对涡度场的尺度分离 | 第59-60页 |
| 4.5.3 改变地形的敏感性试验与在其基础上关闭潜热加热和冷却试验的风场尺度分离的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3-67页 |
| 5.1 结论 | 第63-65页 |
| 5.2 创新点与讨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个人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