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绪论第8-16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 研究背景第8-9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二) 文献综述第9-14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 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第9-10页
            (2) 非利息收入发展策略的研究第10-11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 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1-12页
            (2) 非利息收入发展策略的研究第12-13页
        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14页
    (三) 研究框架第14页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4-16页
        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主要的创新点第15-16页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概况第16-24页
    (一) 非利息收入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1. 非利息收入的定义第16页
        2. 非利息收入的分类第16-18页
    (二)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现状第18-22页
        1. 非利息收入总量方面第18-20页
        2. 非利息收入占比方面第20-22页
        3. 非利息收入增速方面第22页
    (三)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特点第22-24页
        1. 非利息收入总体呈向上发展趋势第22-23页
        2. 非利息收入来源结构不够合理第23页
        3. 非利息收入承担的风险较小第23-24页
        4. 非利息收入对人力资源和创新力的依赖第24页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24-32页
    (一) 相关理论基础第24-27页
        1. 财富增长理论第24-25页
        2. 约束诱导理论第25页
        3. 资产组合理论第25-26页
        4. 银行效率理论第26页
        5. 金融创新理论第26-27页
    (二)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第27-29页
        1. 经济发展水平第27页
        2. 居民收入水平第27-28页
        3. 国家货币政策第28-29页
    (三)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第29-32页
        1. 银行资产规模方面第29页
        2. 银行经营绩效方面第29-30页
        3. 银行风险控制方面第30-31页
        4. 银行运营管理方面第31页
        5. 银行创新能力方面第31-32页
四、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2-47页
    (一) 研究假设第32-35页
        1. 非利息收入与宏观变量关系的假设第32-33页
        2. 非利息收入与微观变量关系的假设第33-35页
    (二) 研究设计第35-37页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5页
        2. 变量选取第35-37页
            (1) 因变量第35-36页
            (2) 自变量第36页
            (3) 控制变量第36-37页
    (三) 统计分析第37-47页
        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8-39页
        2.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第39-40页
        3.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第40-42页
        4. 模型回归结果第42-45页
            (1) 模型一实证结果第42-43页
            (2) 模型二实证结果第43-44页
            (3) 模型三实证结果第44-45页
        5. 研究结论第45-47页
            (1) 宏观因素方面第45-46页
            (2) 微观因素方面第46-47页
五、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未来发展策略第47-53页
    (一) 宏观形势的应对策略第48-50页
        1. 抓住经济发展加速期的机遇第48页
        2. 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多元化发展第48-49页
        3. 互联网时代下经营模式的转变第49页
        4. 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第49-50页
    (二) 微观视角的内部优化第50-53页
        1. 优化内部组织架构第50-51页
        2. 持续加强对风险的控制第51页
        3. 合理调整非利息收入结构第51-52页
        4. 深化创新、品牌、服务三大主题第52-53页
        5.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完善人力资源布局第53页
六、本文存在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第53-55页
    (一) 存在的局限性第53-54页
    (二) 未来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Y公司保理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风险管理研究--以中国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