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1 磷脂简介 | 第12页 |
1.2 磷脂酶分类 | 第12-14页 |
1.3 磷脂酶C的结构与功能 | 第14-15页 |
1.4 磷脂酶C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15页 |
1.4.1 卵黄平板法 | 第15页 |
1.4.2 滴定法 | 第15页 |
1.4.3 无机定磷法 | 第15页 |
1.4.4 p-NPPC法 | 第15页 |
1.5 微生物磷脂酶C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5.1 微生物磷脂酶C类型 | 第15-16页 |
1.5.2 微生物天然磷脂酶C | 第16-17页 |
1.5.3 微生物重组磷脂酶C | 第17-18页 |
1.6 微生物磷脂酶C的功能与应用 | 第18-19页 |
1.6.1 微生物磷脂酶C在酶法脱胶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6.2 微生物磷脂酶C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18-19页 |
1.6.3 微生物磷脂酶C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1.7 聚乙二醇修饰蛋白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8.1 目的意义 | 第20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高产磷脂酶C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 第22-3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2.1.1 样品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2.1.3 培养基 | 第22-23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1.5 产磷脂酶C菌株的筛选 | 第23-24页 |
2.1.6 磷脂酶C酶活力测定 | 第24页 |
2.1.7 菌株鉴定 | 第24-26页 |
2.1.8 溶血活性检测 | 第26-27页 |
2.1.9 菌株HSL3产酶条件的优化 | 第27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7-35页 |
2.2.1 产磷脂酶C菌株的筛选 | 第27-28页 |
2.2.2 菌种鉴定 | 第28-31页 |
2.2.3 溶血活性检测 | 第31-32页 |
2.2.4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2-35页 |
2.3 分析与讨论 | 第35-36页 |
2.4 结论 | 第36-38页 |
第3章 重组HSL3磷脂酶C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 第38-6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8-41页 |
3.1.2 引物设计 | 第41页 |
3.1.3 重组克隆质粒pMD18T-PLC的构建 | 第41-43页 |
3.1.4 重组表达质粒pSmart I-PLC的构建 | 第43-44页 |
3.1.5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 | 第44-47页 |
3.1.6 重组磷脂酶C的酶学性质 | 第47-48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8-59页 |
3.2.1 信号肽预测结果 | 第48-49页 |
3.2.2 重组克隆质粒pMD18T-PLC的构建 | 第49-50页 |
3.2.3 重组表达载体pSmart I-PLC的构建 | 第50-51页 |
3.2.4 重组C的表达及纯化 | 第51-55页 |
3.2.5 重组磷脂酶C的酶学特性 | 第55-59页 |
3.3 讨论 | 第59-63页 |
3.3.1 用SUMO融合标签制备重组磷脂酶C的优点 | 第59-61页 |
3.3.2 重组HSL3磷脂酶C的酶学特性 | 第61-63页 |
3.4 结论 | 第63-64页 |
第4章 磷脂酶C的SS-mPEG修饰初探 | 第64-7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65-67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67-74页 |
4.2.1 不同摩尔比与修饰率的关系 | 第67-68页 |
4.2.2 最适作用温度及热稳定性 | 第68-69页 |
4.2.3 最适作用pH及其耐受性 | 第69-70页 |
4.2.4 SS-mPEG修饰前后磷脂酶C的动力学参数变化 | 第70-71页 |
4.2.5 贮藏稳定性 | 第71页 |
4.2.6 SS-mPEG修饰磷脂酶C质谱分析结果 | 第71-73页 |
4.2.7 圆二色谱分析结果 | 第73-74页 |
4.3 讨论 | 第74-76页 |
4.4 结论 | 第76-7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77页 |
5.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77-78页 |
5.3 本论文的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附录 | 第88-92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