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来源与发展 | 第13-20页 |
| 第一节 信用证的含义和起源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信用证交易的基石——独立性原则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例外——信用证欺诈 | 第15-20页 |
| 第二章 美国信用证法上的欺诈标准的演变与“实质性欺诈”标准的确立 | 第20-25页 |
| 第一节 UCC95前美国信用证欺诈标准 | 第20-23页 |
| 一、过分的欺诈 | 第20-21页 |
| 二、故意的欺诈 | 第21页 |
| 三、法定的信用证欺诈 | 第21-22页 |
| 四、变通的欺诈 | 第22页 |
| 五、推定的欺诈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UCC 95 后“实质性欺诈”标准确立 | 第23-25页 |
| 第三章“实质性欺诈”标准案例统计与分析 | 第25-45页 |
| 第一节 UCC95后“实质性欺诈”标准案例统计 | 第25-28页 |
| 第二节“实质性欺诈”案例分类与典型列举 | 第28-45页 |
| 一、故意的欺诈(纽约州类型) | 第28-30页 |
| 二、主观意识与严重性并重的欺诈(德州类型) | 第30-32页 |
| 三、过分的欺诈 | 第32-34页 |
| 四、法定的实质性欺诈 | 第34-45页 |
| 第四章 美国“实质性欺诈”标准的特点 | 第45-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