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冠县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县域经济综述 | 第17-25页 |
·县域经济的定义 | 第17页 |
·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17-19页 |
·农村性 | 第17-18页 |
·地域性 | 第18页 |
·层次性 | 第18页 |
·差异性 | 第18页 |
·综合性 | 第18-19页 |
·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 第19-21页 |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19页 |
·发展县域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第19-20页 |
·县域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 第20页 |
·发展县域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第20-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3 冠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 第25-38页 |
·冠县概况 | 第25-27页 |
·自然环境 | 第25-27页 |
·社会环境 | 第27页 |
·冠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状况 | 第27-35页 |
·国内生产总值 | 第28-30页 |
·固定资产投资 | 第30-32页 |
·地方财政收入 | 第32-34页 |
·产业结构 | 第34-35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第35页 |
·冠县县域经济重要行业情况分析 | 第35-38页 |
·农业经济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工业经济及所有制结构情况分析 | 第36页 |
·服务业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就业情祝分析 | 第37-38页 |
4 冠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资源禀赋因素 | 第38页 |
·产业结构因素 | 第38-39页 |
·结构层次低,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 第38页 |
·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 | 第38-39页 |
·科技和劳动力因素 | 第39-40页 |
·科技创新能力弱,县域科技水平低 | 第39页 |
·人口规模大、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力转移困难 | 第39-40页 |
·制度因素 | 第40-43页 |
·城乡二元结构 | 第40-41页 |
·财政金融制度 | 第41-42页 |
·政府管理体制 | 第42-43页 |
5 冠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 第43-58页 |
·发展冠县县域经济的思路 | 第43页 |
·冠县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 第43-46页 |
·正确处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第44页 |
·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的关系 | 第44页 |
·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的关系 | 第44-45页 |
·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的关系 | 第45页 |
·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的关系 | 第45页 |
·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的关系 | 第45-46页 |
·发展冠县县域经济的对策 | 第46-58页 |
·树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观 | 第46-47页 |
·加速"三化"建设 | 第47-53页 |
·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 第53-55页 |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县域经济环境 | 第55-58页 |
6 鲁西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58-72页 |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 | 第58-61页 |
·领导干部提升境界 | 第58-59页 |
·以人为本 | 第59-61页 |
·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 第61-64页 |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第61-62页 |
·全面加大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力度 | 第62页 |
·优化发展环境 | 第62-64页 |
·开发人力资源,提供人才保证 | 第64-65页 |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第64-65页 |
·全面创新人才机制 | 第65页 |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 第65-67页 |
·确立"科教兴县"的重要地位 | 第66-67页 |
·建立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 第67页 |
·建立科技成果保障机制 | 第67页 |
·拓宽投融资渠道 | 第67-68页 |
·发展民营经济 | 第68-69页 |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 第69-70页 |
·坚持持续发展 | 第70-72页 |
·立足常规,力争跨越 | 第70页 |
·必须注重协调发展 | 第70-72页 |
7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
科研成果 | 第77页 |
荣誉称号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