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9页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第9-13页
    (一)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特殊性第9-10页
    (二)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第10-13页
        1. 与法定不起诉制度的不同第10-11页
        2. 与证据不足的存疑不起诉的不同第11页
        3. 与酌定不起诉的不同第11-13页
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第13-20页
    (一)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决定程序第13-16页
        1. 决定主体第13-14页
        2. 决定程序第14-16页
    (二)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程序第16-18页
        1.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第16页
        2. 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考察主体第16-17页
        3.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程序后果第17-18页
    (三)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救济程序第18-20页
        1.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救济第18-19页
        2. 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救济第19-20页
三、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效果与问题第20-24页
    (一) 适用条件不具体第20-21页
    (二) 适用程序不简明第21-22页
    (三) 考察帮教资源不足第22-23页
    (四) 与刑事和解的界限不清晰第23-24页
四、域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考察与启示第24-33页
    (一) 英国的转处措施第24-26页
    (二) 美国的审前筛选程序第26-28页
    (三) 德国的转向措施第28-29页
    (四) 日本对犯罪少年的保护程序第29-31页
    (五) 域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1-33页
五、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第33-37页
    (一) 进一步明确适用条件第33页
    (二) 规范与简化适用程序第33-34页
    (三) 设置完备的考察帮教体系第34-35页
        1. 设立个别化帮教措施第34页
        2. 建立健全社会化帮教体系第34-35页
        3.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第35页
    (四) 建立与刑事和解的衔接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抹黑”英雄现象及维护英雄形象研究
下一篇: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与德国在南美的竞争研究--以巴西、阿根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