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1.1 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1 外国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2 獐子岛海域自然概况 | 第13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3页 |
2.2 气候条件 | 第13页 |
2.3 水文条件 | 第1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3-19页 |
3.1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3.2 采样时间和断面、站点设置 | 第15页 |
3.3 采样工具 | 第15-16页 |
3.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第16-17页 |
3.4.1 标本的定量采集 | 第16-17页 |
3.4.2 标本的定性采集 | 第17页 |
3.4.3 标本的处理 | 第17页 |
3.5 标本制作与保存 | 第17-19页 |
3.5.1 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 | 第17-18页 |
3.5.2 液浸标本的制作 | 第18页 |
3.5.3 标本的保存 | 第18-19页 |
3.5.4 海藻的鉴定、观察和记录 | 第19页 |
4 结果 | 第19-45页 |
4.1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数的三十年对比结果 | 第19-36页 |
4.1.1 海藻种类数对比 | 第19-25页 |
4.1.2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新记录种 | 第25-35页 |
4.1.3 三十年间獐子岛底栖海藻消失种 | 第35-36页 |
4.2 种类组成的变化 | 第36-37页 |
4.3 獐子岛潮间带经济藻类和有害藻类三十年的变化 | 第37-41页 |
4.4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生物量变化情况 | 第41-44页 |
4.5 区系性质分析 | 第44-45页 |
5 讨论 | 第45-48页 |
5.1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物种数量变化原因 | 第45-46页 |
5.1.1 气候条件变化对底栖海藻物种数量的影响 | 第45页 |
5.1.2 海水状况对底栖海藻物种数量的影响 | 第45页 |
5.1.3 人类活动对底栖海藻物种数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经济海藻数量变化原因分析 | 第46页 |
5.3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生物量变化原因分析 | 第46页 |
5.4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区系性质鉴定结果 | 第46-47页 |
5.5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建议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