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1.1 自我接纳 | 第11-14页 |
| 1.1.1 自我接纳的概念 | 第11-12页 |
| 1.1.2 自我接纳的研究历程 | 第12-14页 |
| 1.2 领悟社会支持 | 第14-19页 |
| 1.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 第14-15页 |
| 1.2.2 领悟社会支持的概念 | 第15-17页 |
| 1.2.3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 1.3 社交焦虑 | 第19-24页 |
| 1.3.1 社交焦虑的概念 | 第19-21页 |
| 1.3.2.社交焦虑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1.4 问题提出 | 第24-26页 |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26-31页 |
| 2.1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 2.2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 2.3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 2.3.1 理论意义 | 第27页 |
| 2.3.2 实践意义 | 第27页 |
| 2.4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 2.5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 2.5.1 交往焦虑量表 | 第28-29页 |
| 2.5.2 自我接纳量表 | 第29页 |
| 2.5.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 第29页 |
| 2.6 实测过程与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 2.6.1 实测过程 | 第29-30页 |
| 2.6.2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第3章 研究结果 | 第31-40页 |
| 3.1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特点 | 第31-32页 |
| 3.1.1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总体状况 | 第31页 |
| 3.1.2 大学生自我接纳各因子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1-32页 |
| 3.2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特点 | 第32-33页 |
| 3.2.1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2-33页 |
| 3.3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特点 | 第33-35页 |
| 3.3.1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4-35页 |
| 3.4 大学生自我接纳、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 第35页 |
| 3.5 大学生自我接纳、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 3.5.1 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 3.5.2 大学生自我接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 3.5.3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 | 第37页 |
| 3.6 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7-40页 |
| 第4章 讨论与分析 | 第40-44页 |
| 4.1 大学生自我接纳、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特点 | 第40-42页 |
| 4.1.1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状况 | 第40-41页 |
| 4.1.2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状况 | 第41页 |
| 4.1.3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状况 | 第41-42页 |
| 4.2 大学生自我接纳、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 第42页 |
| 4.3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 | 第42-44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44-46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 5.2 本研究较之以往研究的新意之处 | 第44-45页 |
| 5.3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 注释 | 第46-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附录 | 第57-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