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银行业开放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1.2.1 银行业开放度第14页
        1.2.2 商业银行效率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结构安排第16-17页
    1.5 创新点与不足第17-18页
        1.5.1 创新点第17页
        1.5.2 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8-25页
    2.1 关于银行业开放度的文献综述第18-20页
    2.2 关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文献综述第20-22页
    2.3 关于银行业开放对银行效率影响的文献综述第22-25页
第3章 相关理论第25-32页
    3.1 诺斯的“压力模型”第25-26页
    3.2 可竞争市场理论第26-28页
    3.3 规模经济效应第28-30页
        3.3.1 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第28-30页
        3.3.2 内部规模经济效应第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4章 我国银行业开放度第32-44页
    4.1 测算方法的确定第32-35页
    4.2 我国银行业开放度的测算第35-43页
        4.2.1 市场准入开放度(R_1)第35-37页
        4.2.2 经营开放度(R_2)第37-40页
        4.2.3 市场份额(R_3)第40-42页
        4.2.4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R_4)第42页
        4.2.5 我国银行业开放度第42-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第44-48页
    5.1 模型介绍第44页
    5.2 变量选取第44-45页
    5.3 样本选取第45页
    5.4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第45-47页
    5.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实证分析第48-56页
    6.1 现有模型综述第48页
    6.2 模型建立第48-49页
    6.3 数据来源第49页
    6.4 设置对照组第49-50页
    6.5 单位根检验第50-51页
    6.6 协整检验第51-52页
    6.7 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第52-53页
    6.8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6.9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第56-63页
    7.1 结论第56-58页
        7.1.1 我国银行业开放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56页
        7.1.2 银行业整体经营效率呈现波动的上升趋势,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低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第56-57页
        7.1.3 银行业开放度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有不同的效应第57-58页
    7.2 对策建议第58-63页
        7.2.1 降低国有控股比例,适当引入外资产权第58-59页
        7.2.2 完善商业银行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第59页
        7.2.3 加强金融监管第59-60页
        7.2.4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步伐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附录第68-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目标利益约束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下一篇:后存贷比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