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论司法公正及其实现--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中国式构想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前言第13-28页
第一章 司法公正的诠释第28-35页
    第一节 司法及其特征第28-29页
    第二节 公正与正义第29-31页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公正”第29-30页
        二、西方思想语境中的“正义”第30-31页
    第三节 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第31-35页
        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并重第31-33页
        二、法律标准与社会标准相统一第33-35页
第二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一:确保立法公正第35-52页
    第一节 立法公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第35-40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立法公正思想第40-44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立法公正思想的文本解读第40-41页
        二、列宁立法公正思想的文本解读第41-42页
        三、毛泽东、董必武立法公正思想的文本解读第42-44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立法公正思想的当代启示第44-52页
        一、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第45-46页
        二、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第46-48页
        三、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的个人设想第48-51页
        四、合宪性审查制度改革与人民政协建设第51-52页
第三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二:保障司法独立第52-68页
    第一节 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第52-53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独立思想第53-57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司法独立思想的文本解读第53-55页
        二、列宁司法独立思想的文本解读第55-57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独立思想的当代启示第57-68页
        一、稳步推进法院“去地方化”第58-60页
        二、逐步实现法院“去行政化”第60-62页
        三、大力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第62-65页
        四、努力规范党委政法委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第65-66页
        五、不断完善人大常委会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第66-68页
第四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三:发展司法民主第68-93页
    第一节 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第68-69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民主思想第69-74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司法民主思想的文本解读第69-72页
        二、列宁司法民主思想的文本解读第72-74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第74-93页
        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第74-76页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76-78页
        三、加强舆论对司法的监督第78-91页
        四、完善司法公开制度第91-93页
第五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四:践行司法为民第93-107页
    第一节 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第93-94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为民思想第94-97页
        一、马克思、列宁司法为民思想的文本解读第94-95页
        二、董必武司法为民思想的文本解读第95-97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为民思想的当代启示第97-107页
        一、建立健全利民、便民的司法为民机制第97-98页
        二、切实解决“六难三案”问题第98-101页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01-107页
第六章 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之五:规范司法诠释第107-120页
    第一节 司法诠释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第107-111页
        一、司法诠释与法律解释方法第107-108页
        二、法律解释方法对实现司法公正的作用第108-111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司法诠释思想第111-112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司法诠释思想的当代启示第112-120页
        一、规范法官司法诠释行为的主要途径第113-115页
        二、规范法官司法诠释行为的制度保障第115-120页
结语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4页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职工家庭工作—家庭界面特征对个人满意度及其家庭生活的影响
下一篇:减轻政府债务压力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