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锁模光纤激光器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1.2.1 锁模原理 | 第14-16页 |
1.2.2 被动锁模技术 | 第16-22页 |
1.2.3 脉冲形成机制 | 第22-2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 | 第27-40页 |
2.1 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 第27-30页 |
2.1.1 光纤中色散效应 | 第27-28页 |
2.1.2 光纤中非线性效应 | 第28-29页 |
2.1.3 光纤中双折射效应 | 第29-30页 |
2.2 单模光纤中的光脉冲传输方程 | 第30-32页 |
2.2.1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第30-31页 |
2.2.2 脉冲在增益光纤中的传输 | 第31-32页 |
2.2.3 金兹堡-朗道方程 | 第32页 |
2.3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 | 第32-39页 |
2.3.1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物理模型 | 第32-33页 |
2.3.2 耦合的金兹堡-朗道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 | 第33-35页 |
2.3.3 真实可饱和吸收体的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2.3.4 NPR等效可饱和吸收体的数学模型 | 第36-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二硫化钼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40-54页 |
3.1 二硫化钼的概述 | 第40-41页 |
3.2 二硫化钼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41-44页 |
3.3 二硫化钼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44-47页 |
3.4 二硫化钼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47-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石墨烯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54-62页 |
4.1 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 | 第54-55页 |
4.1.1 石墨烯的制备 | 第54页 |
4.1.2 石墨烯的转移 | 第54-55页 |
4.1.3 石墨烯的表征 | 第55页 |
4.2 石墨烯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55-61页 |
4.2.1 锁模飞秒脉冲 | 第55-58页 |
4.2.2 锁模纳秒脉冲 | 第58-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高重复频率掺铒飞秒光纤激光器 | 第62-85页 |
5.1 169MHZ飞秒光纤激光器 | 第63-66页 |
5.2 169MHZ光纤激光器中的束缚态孤子 | 第66-79页 |
5.2.1 双脉冲束缚态孤子 | 第67-72页 |
5.2.2 多脉冲束缚态孤子 | 第72-74页 |
5.2.3 不等间距分布多脉冲的束缚态孤子 | 第74-76页 |
5.2.4 束缚态孤子的谐波锁模 | 第76-77页 |
5.2.5 束缚态孤子的形成机制 | 第77-78页 |
5.2.6 束缚态孤子的数值仿真 | 第78-79页 |
5.3 384MHZ飞秒光纤激光器 | 第79-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双波长孤子光纤激光器 | 第85-93页 |
6.1 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85-86页 |
6.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86-9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七章 耗散孤子与类噪声脉冲光纤激光器 | 第93-118页 |
7.1 标量耗散孤子掺铒光纤激光器 | 第93-105页 |
7.1.1 大正色散腔的耗散孤子光纤激光器 | 第94-98页 |
7.1.2 近零正色散腔的耗散孤子光纤激光器 | 第98-100页 |
7.1.3 数值仿真 | 第100-105页 |
7.2 矢量耗散孤子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数值仿真 | 第105-112页 |
7.2.1 数值仿真模型及参数 | 第106-107页 |
7.2.2 数值仿真结果及讨论 | 第107-112页 |
7.3 类噪声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 第112-117页 |
7.3.1 类噪声脉冲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3-115页 |
7.3.2 基于类噪声脉冲的超连续谱产生 | 第115-11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 第118-122页 |
8.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118-119页 |
8.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8.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8页 |
附录 | 第138-142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2-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