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工艺论文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金属切削过程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意义和背景第13-18页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第13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1.1.3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5-18页
    1.2 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第18-20页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及有限元理论基础第22-41页
    2.1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第22-26页
        2.1.1 金属切削加工几何模型第22-24页
        2.1.2 摩擦模型第24-25页
        2.1.3 切削热的产生与扩散第25-26页
    2.2 有限元单元法基本思想及求解步骤第26-29页
    2.3 金属切削大变形过程的有限元描述方法第29-34页
        2.3.1 拉格朗日有限元方法(Lagrange)第29-31页
        2.3.2 欧拉有限元方法(Euler)第31-32页
        2.3.3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有限元方法(ALE)第32-34页
    2.4 有限元建模中关键问题处理第34-40页
        2.4.1 材料模型的选择第34-36页
        2.4.2 刀屑接触问题第36-38页
        2.4.3 失效分离准则第38-39页
        2.4.4 热传导方程第39-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稳态加工中刀尖形态影响及切削死区形成研究第41-66页
    3.1 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第41-45页
    3.2 问题的提出及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5-46页
        3.2.1 问题的提出第45-46页
        3.2.2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6页
    3.3 金属切削有限元模型及实验第46-53页
        3.3.1 ALE有限元模型第47-48页
        3.3.2 几何模型第48-49页
        3.3.3 材料模型第49-50页
        3.3.4 摩擦模型第50-51页
        3.3.5 实验介绍第51-53页
    3.4 稳态切削中不同刀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分析第53-59页
        3.4.1 刀尖对速度场的影响第53-54页
        3.4.2 刀尖对应力场及温度场影响第54-56页
        3.4.3 刀尖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第56-58页
        3.4.4 刀尖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的变化规律第58-59页
    3.5 稳态切削中死区形成的机理研究第59-65页
        3.5.1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死区形成的有限元仿真研究第59-60页
        3.5.2 切削速度对于金属切削死区形成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第60-62页
        3.5.3 摩擦强度对金属切削死区形成的有限元分析第62-64页
        3.5.4 有限元网格质量对于结果精度的影响分析研究第64-65页
    3.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非稳态金属切削过程的锯齿形切屑形成研究第66-82页
    4.1 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第66-69页
    4.2 问题的提出及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第69-70页
        4.2.1 问题的提出第69页
        4.2.2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第69-70页
    4.3 几何模型第70-71页
    4.4 LAGRANGE有限元模型第71-73页
    4.5 非稳态切削锯齿形切屑形成的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第73-80页
        4.5.1 不同加工速度下几何模型的结果分析第73-75页
        4.5.2 不同加工速度下切屑形成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第75-77页
        4.5.3 材料硬化率和剪切角以及切削力的分析第77-78页
        4.5.4 单个锯齿在加工过程中应变场及温度场的分布第78页
        4.5.5 完整锯齿在加工过程中应力场及温度场的分布第78-79页
        4.5.6 一个锯齿在形成过程中切削力变化情况第79-80页
        4.5.7 完整锯齿在形成过程中总能量变化情况第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5.1 全文总结第82-83页
    5.2 未来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室内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特征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