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经营决策论文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业务操作风险管理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外保险行业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保险行业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创新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2 研究目标第16-17页
2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理论分析第17-24页
    2.1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与风险管理第17-18页
        2.1.1 保险公司风险的分类第17页
        2.1.2 保险公司所面临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第17-18页
    2.2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内涵和外延第18-20页
        2.2.1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内涵第18页
        2.2.2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外延第18-20页
    2.3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特点第20-21页
        2.3.1 操作风险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第20页
        2.3.2 操作风险具有明显的内生性第20页
        2.3.3 操作风险管理度量困难第20页
        2.3.4 操作风险管理难度大第20-21页
        2.3.5 操作风险覆盖范围广第21页
        2.3.6 操作风险的非金融性第21页
    2.4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识别第21-22页
        2.4.1 操作风险的识别方法第21-22页
        2.4.2 我国目前操作风险识别工作现状分析第22页
    2.5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检测第22-24页
        2.5.1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检测的含义第22页
        2.5.2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检测的步骤第22-24页
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寿险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第24-30页
    3.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简介第24-25页
    3.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现状第25-27页
        3.2.1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第25页
        3.2.2 由合规及风险管理部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第25页
        3.2.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制度简述第25-26页
        3.2.4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简要评价第26-27页
    3.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寿险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3.3.1 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备第27-28页
        3.3.2 管理人员未尽其责,信息透明度低第28页
        3.3.3 缺少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指导第28-29页
        3.3.4 操作风险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第29页
        3.3.5 操作风险管理工具落后第29页
        3.3.6 外部监管力度不够第29-30页
4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寿险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对策第30-37页
    4.1 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度量能力第30页
        4.1.1 提高操作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第30页
        4.1.2 选用合理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度量和监控第30页
    4.2 发挥内部控制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第30-31页
        4.2.1 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0-31页
    4.3 操作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第31-34页
        4.3.1 构建完善的整合性风险管理体系第31-32页
        4.3.2 构建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第32页
        4.3.3 加强公司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第32页
        4.3.4 完善公司的信息系统第32-34页
        4.3.5 启动完备的应急系统第34页
    4.4 培育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和人才第34-36页
        4.4.1 科学的企业文化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意义第34-35页
        4.4.2 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培育的内容第35页
        4.4.3 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第35-36页
    4.5 利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外部力量第36-37页
        4.5.1 依靠和利用保险监管部门的引导和督导作用第36页
        4.5.2 业务外包和风险缓释第36-3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37-38页
    5.1 主要结论第37页
    5.2 未来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酚类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条件优化及其降解成因研究
下一篇:制造商基于规模不经济的渠道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