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邮电经济论文--电信论文--电信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运营商对SP的分级管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论文结构第11-13页
     ·论文结构第11-13页
     ·论文结构图第13页
   ·文献综述第13-16页
     ·文献综述第13-15页
     ·文献总结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SP相关概念及发展研究第17-27页
   ·相关名词释义第17-18页
   ·SP分类方式及业务实现形式第18-21页
     ·SP分类方式第18-19页
     ·SP业务实现形式第19-20页
     ·3G时代SP的代表业务第20-21页
   ·SP发展历史第21-23页
     ·引入期第22页
     ·圈地期第22页
     ·调整期第22-23页
     ·整合期第23页
   ·我国增值业务发展现状第23-26页
     ·增值业务经营者角度第25页
     ·增值收入角度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与SP关系研究第27-42页
   ·双方在电信产业链的位置及作用第27-29页
     ·电信产业链第27页
     ·电信运营商第27-28页
     ·SP/CP第28-29页
     ·网络设备供应商第29页
   ·增值业务的发展及分成模式第29-30页
     ·增值业务的发展模式第29页
     ·增值业务的分成模式第29-30页
   ·运营商与SP的合作竞争关系第30-33页
     ·运营商与SP之间的合作关系第30-31页
     ·运营商与SP之间的竞争关系第31-33页
   ·运营商对SP的监督管理关系第33-35页
     ·不法SP对消费者的侵害手段第33-34页
     ·我国电信增值业务监管的历史第34-35页
   ·中国移动SP分级管理办法第35-41页
     ·办法出台背景第35-36页
     ·信用积分管理第36页
     ·SP分层分级方法第36-38页
     ·SP分层分级管理办法的意义及不足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SP多维动态分级评估体系研究第42-58页
   ·新分级评估体系的模型第42页
   ·新分级体系的考核方法第42-43页
     ·新分级体系的四个维度第42-43页
     ·新分级体系的评估周期第43页
   ·SP企业信用维度考核第43-51页
     ·分省积分与全网积分第43-44页
     ·SP企业信用静态积分第44页
     ·静态积分的计算第44-49页
     ·动态积分的计算第49-50页
     ·总信用积分的计算第50页
     ·信用积分的意义及应用第50-51页
   ·综合实力维度考核第51-53页
     ·计费用户数指标第51-52页
     ·SP信息费收入指标第52页
     ·综合实力维度的创新第52-53页
   ·业务增长维度考核第53-54页
     ·计费用户数增长量指标第53-54页
     ·SP信息费收入增长量指标第54页
   ·创新维度考核第54-56页
     ·业务创新的概念及分类第54页
     ·业务创新的分类第54-55页
     ·创新维度考核办法第55-56页
     ·增加创新维度的意义第56页
   ·新分级体系的计算方法与级别微调第56-57页
     ·新分级体系的计算方法第56-57页
     ·级别微调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SP差异化合作管理办法第58-62页
   ·SP分级的方法第58页
   ·优秀SP服务资源第58-61页
     ·合作资源第58-59页
     ·营销资源第59-61页
   ·违约SP处理机制第61页
   ·SP激励机制建议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第62-64页
   ·总结第62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62-63页
   ·论文的局限和不足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信增值业务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广东联通语音网网络融合优化项目时间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