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光储的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微网的定义与结构 | 第12-15页 | 
| 1.2.1 微网定义 | 第12-13页 | 
| 1.2.2 微网常见结构 | 第13-15页 | 
| 1.3 微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3.1 微网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3.2 微网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 第2章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组成 | 第19-31页 | 
| 2.1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19-20页 | 
| 2.2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 | 第20页 | 
| 2.3 微网系统的控制方法 | 第20-27页 | 
| 2.3.1 微电源控制方法 | 第21-24页 | 
| 2.3.2 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 第24-27页 | 
| 2.4 微网系统的运行策略 | 第27-3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风机和光伏以及负荷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 第31-47页 | 
| 3.1 支持向量机 | 第32-36页 | 
| 3.1.1 线性可分 | 第32-35页 | 
| 3.1.2 线性不可分 | 第35-36页 | 
| 3.2 支持向量回归 | 第36-38页 | 
| 3.3 功率预测 | 第38-46页 | 
| 3.3.1 LIBSVM工具箱 | 第38-39页 | 
| 3.3.2 预测方法 | 第39页 | 
| 3.3.3 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风光储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设计 | 第47-58页 | 
| 4.1 微网能量管理主站设计 | 第47-51页 | 
| 4.1.1 数据库的建立 | 第47-48页 | 
| 4.1.2 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48-51页 | 
| 4.1.3 设置I/O驱动 | 第51页 | 
| 4.2 微网中央控制器设计 | 第51-52页 | 
| 4.3 通信协议 | 第52-54页 | 
| 4.4 能量管理平台搭建 | 第54-56页 | 
| 4.4.1 风光储微电网设备搭建 | 第54-55页 | 
| 4.4.2 风光储微电网通信系统搭建 | 第55-5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软件著作权 | 第65-66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