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基本功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1.针刺基本功发展源流 | 第9-18页 |
1.1 先秦两汉时期 | 第9-11页 |
1.1.1《内经》 | 第9-10页 |
1.1.2《难经》 | 第10-11页 |
1.2 晋隋唐时期 | 第11-12页 |
1.2.1《针灸甲乙经》 | 第11页 |
1.2.2《千金翼方》 | 第11-12页 |
1.3 宋金元时期 | 第12-15页 |
1.3.1《琼瑶神书》 | 第12-13页 |
1.3.2《子午流注针经》 | 第13-14页 |
1.3.3《针经指南》 | 第14-15页 |
1.4 明清时期 | 第15-18页 |
1.4.1《金针赋》 | 第15页 |
1.4.2《针灸聚英》、《针灸素难要旨》 | 第15页 |
1.4.3《针灸问对》 | 第15-16页 |
1.4.4《医宗金鉴》 | 第16-18页 |
2.近代医家对针刺基本功的发展 | 第18-26页 |
2.1 承淡安练针方法 | 第18-19页 |
2.2 郑氏练针方法 | 第19-20页 |
2.3 焦勉斋运掌八法 | 第20-21页 |
2.4 彭静山练臂运掌、练气运指、刺法运用 | 第21-22页 |
2.5 贺普仁二指禅功 | 第22页 |
2.6 张缙基本功练习法 | 第22-24页 |
2.7 凌剑武家传针法 | 第24-26页 |
3.近代医家针刺基本功练习方法的启示 | 第26页 |
4.针刺基本功练习的临床意义 | 第26-28页 |
5.近代基本功的研究概况 | 第28-33页 |
5.1 气的练习 | 第28-29页 |
5.2 指力、指感的练习 | 第29-30页 |
5.3 守意、守神的练习 | 第30-31页 |
5.4 练针工具的研究 | 第31-33页 |
6.小结 | 第33-34页 |
6.1 结论 | 第33页 |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6.3 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