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MLCC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 第11页 |
1.3 高温稳定型MLCC的主要应用 | 第11-12页 |
1.4 钛酸钡基陶瓷材料 | 第12-14页 |
1.5 BaTiO_3基陶瓷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5.1 固相法 | 第14页 |
1.5.2 湿化学法 | 第14-16页 |
1.6 钛酸钡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16-22页 |
1.6.1 钛酸钡基陶瓷的移峰效应 | 第16-19页 |
1.6.2 钛酸钡基陶瓷的相变扩散及展宽效应 | 第19-21页 |
1.6.3 “芯-壳”结构 | 第21-22页 |
1.7 纳/微米颗粒的包覆方法 | 第22-30页 |
1.7.1 纳/微米颗粒表面包覆机理研究 | 第23-24页 |
1.7.2 纳/微米颗粒包覆粉体的表征方法 | 第24-28页 |
1.7.3 纳/微米颗粒表面包覆方法及应用 | 第28-30页 |
1.8 磁性电介质 | 第30-32页 |
1.9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第二章 稀土掺杂对锆钛酸钡基陶瓷的结构与性质影响 | 第41-62页 |
2.1 引言 | 第4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2.2.1 试剂及仪器 | 第42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2.3.1 BZTZN粉体的表征 | 第43-45页 |
2.3.2 Dy掺杂量对BZTZN基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45-52页 |
2.3.3 Sm掺杂量对BZTZN基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第三章 沉淀包覆法制备满足Y5V特性的Ba(Zr_(0.1)Ti_(0.9))O_3@Ho_2O_3粉体及陶瓷材料的研究 | 第62-82页 |
3.1 引言 | 第62-6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3.2.1 试剂及仪器 | 第63-64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64-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8页 |
3.3.1 粉体样品的分析表征 | 第65-68页 |
3.3.2 粉体预烧温度对粉体相组成和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68-72页 |
3.3.3 烧结温度对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72-75页 |
3.3.4 Ho_2O_3包覆量对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75-7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第四章 沉淀包覆法制各温度稳定型BaTiO_3基细晶陶瓷 | 第82-110页 |
4.1 引言 | 第82-8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3-86页 |
4.2.1 试剂及仪器 | 第83-84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84-8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6-104页 |
4.3.1 MgO包覆Ba_(0.9895)Bi_(0.0070)TiO_3粉体的合成及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86-93页 |
4.3.2 La_2O_3包覆BaTiO_3粉体的合成及X8R型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93-10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第五章 沉淀包覆法制备温度稳定型BaTiO_3@YFeO_3磁介复合材料 | 第110-128页 |
5.1 引言 | 第110-11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1-112页 |
5.2.1 试剂及仪器 | 第111-112页 |
5.2.2 实验过程 | 第11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4页 |
5.3.1 YFeO_3包覆BaTiO_3陶瓷的形成过程 | 第112-113页 |
5.3.2 粉体样品的分析表征 | 第113-116页 |
5.3.4 陶瓷样品的分析表征 | 第116-12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128-131页 |
6.1 结论 | 第128-129页 |
6.2 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第129-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作者简介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