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和重点 | 第11-1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虚拟实验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虚拟实验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三章 虚拟实验相关技术的研究 | 第16-26页 |
·虚拟实验技术背景和发展 | 第16-22页 |
·Web条件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 第16-22页 |
·Web3D虚拟实验系统的技术选型 | 第22-24页 |
·Web3D技术的对比 | 第22-23页 |
·三维场景建模技术 | 第23-24页 |
·整合平台的技术 | 第24页 |
·虚拟实验发展方向 | 第24-26页 |
第四章 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 | 第26-32页 |
·设计目标 | 第26页 |
·需求分析 | 第26-29页 |
·平台总体设计思路和框架 | 第29-30页 |
·总体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总体框架 | 第30页 |
·功能说明 | 第30-32页 |
第五章 虚拟实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32-57页 |
·碰撞检测 | 第32-50页 |
·包围盒技术介绍 | 第32-33页 |
·层次包围盒方法 | 第33-41页 |
(1) 层次包围盒的类型 | 第33-37页 |
(2) 层次包围盒结构 | 第37-41页 |
·碰撞检测包围盒算法实例 | 第41-47页 |
·包围盒的更新 | 第47-50页 |
·网络负载问题 | 第50-57页 |
·实验发现问题 | 第50-51页 |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解决办法 | 第54-57页 |
第六章 虚拟实验系统的实现 | 第57-73页 |
·虚拟实验模块功能与结构 | 第57-58页 |
·路由器实验模块功能 | 第57页 |
·实验模块结构 | 第57-58页 |
·虚拟实验的实现 | 第58-69页 |
·虚拟场景的实现 | 第58-61页 |
·系统整合 | 第61-69页 |
·系统实现所遇到的问题 | 第69-73页 |
(1) 3D Object模式和3D World模式的比较 | 第69-71页 |
(2) 碰撞检测的问题 | 第71-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