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糖料作物论文--其他论文

甜叶菊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分子标记筛选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文献综述第10-31页
    1.1 甜叶菊第10-14页
        1.1.1 甜叶菊简述第10页
        1.1.2 甜叶菊糖甙第10-11页
        1.1.3 甜菊糖的特点第11-12页
        1.1.4 甜叶菊的发展历史第12-13页
        1.1.5 甜叶菊遗传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遗传图谱第14-19页
        1.2.1 遗传图谱概述第14页
        1.2.2 遗传图谱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1.2.3 遗传图谱的作图群体第15页
        1.2.4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5-16页
        1.2.5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第16-19页
            1.2.5.1 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第17-18页
            1.2.5.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第18页
            1.2.5.3 图位克隆第18-19页
            1.2.5.4 比较基因组研究第19页
    1.3 遗传标记第19-24页
        1.3.1 遗传标记概述第19-20页
        1.3.2 主要分子标记类型第20-24页
            1.3.2.1 简单重复序列第20-22页
                1.3.2.1.1 SSR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第20-21页
                1.3.2.1.2 SSR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第21页
                1.3.2.1.3 SSR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第21-22页
            1.3.2.2 单核苷酸多态性第22-23页
                1.3.2.2.1 SNP标记在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上的应用第22-23页
                1.3.2.2.2 SNP标记在QTL上的应用第23页
                1.3.2.2.3 开发与植物性状相关的SNP标记第23页
            1.3.2.3 InDel标记第23-24页
    1.4 测序技术第24-31页
        1.4.1 第一代测序技术第24-26页
            1.4.1.1 测序出现的背景第24-25页
            1.4.1.2 第一代测序技术中的技术改进第25-26页
        1.4.2 第二代测序技术第26-28页
            1.4.2.1 Roche公司的454技术第26-27页
            1.4.2.2 Illumina公司的Solexa技术第27页
            1.4.2.3 ABI公司的SOLiD技术第27页
            1.4.2.4 IonTorrent第27-28页
        1.4.3 第三代测序技术第28页
        1.4.4 RAD-seq技术第28-31页
            1.4.4.1 RAD-seq技术在构建遗传图谱上的应用第29-30页
            1.4.4.2 RAD-seq技术在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应用第30页
            1.4.4.3 RAD-seq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30页
            1.4.4.4 RAD-seq技术在动植物性状QTL定位上的应用第30-31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页
2.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2.1 材料第31-32页
        2.1.1 作图群体第31页
        2.1.2 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2.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2.2.1 DNA提取第32页
        2.2.2 文库构建及测序第32-33页
3.结果第33-52页
    3.1 测序数据统计及质量评估第33-35页
    3.2 RADTag统计第35页
    3.3 亲本聚类组装第35-36页
        3.3.1 聚类第35-36页
        3.3.2 组装第36页
    3.4 比对第36-38页
        3.4.1 Reads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第36-37页
        3.4.2 比对结果小结第37-38页
    3.5 群体SNP检测第38页
        3.5.1 SNP检测结果展示第38页
    3.6 SNP标记开发第38-41页
        3.6.1 亲本间标记开发第38-40页
        3.6.2 子代基因分型第40页
        3.6.3 遗传标记筛选第40-41页
    3.7 遗传图谱构建第41-52页
        3.7.1 连锁群构建第41页
        3.7.2 遗传图谱第41-52页
            3.7.2.1 父本图谱(nn×np)第41-45页
            3.7.2.2 母本图谱(lm×ll)第45-48页
            3.7.2.3 整合图谱第48-51页
            3.7.2.4 相邻标记间连锁关系的热图分析第51-52页
4.讨论第52-55页
    4.1 提高采集甜叶菊叶片DNA质量的细节第52-53页
    4.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种质资源和育种中的应用第53页
    4.3 运用RAD-seq技术构建遗传图谱的可行性分析第53-54页
    4.4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个人简介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逆基因OsHsp90/BsCspB转化大豆的研究
下一篇:镁锌肥追施时期对优质软米粳稻产量、米质及元素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