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大周镇春风意公园设计
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页 |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6.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6.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性研究 | 第12-22页 |
2.1 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2.1.1 小城镇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公园的概念 | 第12页 |
2.2 城镇及城镇公园发展历史及特点 | 第12-15页 |
2.2.1 小城镇的历史及特点 | 第12-13页 |
2.2.1.1 小城镇的历史 | 第12-13页 |
2.2.1.2 小城镇的特点 | 第13页 |
2.2.2 小城镇公园的历史及特点 | 第13-15页 |
2.2.2.1 城市公园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2.2.2.2 城镇公园的特点 | 第14-15页 |
2.3 小城镇公园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2.3.1 雷同复现 | 第15-16页 |
2.3.2 纠结于中、西,方向模糊 | 第16-17页 |
2.3.3 设计缺乏细部及人文关怀 | 第17页 |
2.3.4 景观同质化 | 第17-18页 |
2.3.5 政府要求提升 | 第18页 |
2.4 小城镇公园预期发展 | 第18-22页 |
2.4.1 为提升城镇形象而设计 | 第18-19页 |
2.4.2 人文景观规划设计 | 第19页 |
2.4.3 人类闲暇时间段变化引起新需求 | 第19-20页 |
2.4.4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 | 第20页 |
2.4.5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 第20页 |
2.4.6 开放的街区,开放的绿地 | 第20-22页 |
3 相关案例分析 | 第22-35页 |
3.1 杭州望江公园 | 第22-24页 |
3.1.1 设计概况 | 第22页 |
3.1.2 设计理念 | 第22-23页 |
3.1.3 设计亮点 | 第23-24页 |
3.2 上海白莲泾公园 | 第24-26页 |
3.2.1 基地概况 | 第24-25页 |
3.2.2 问题的解决 | 第25-26页 |
3.3 虹桥商务区景观设计 | 第26-31页 |
3.3.1 背景分析 | 第26-27页 |
3.3.2 设计优点分析 | 第27-28页 |
3.3.3 设计概念 | 第28页 |
3.3.4 问题的解决 | 第28-30页 |
3.3.5 分区设计 | 第30-31页 |
3.4 北京大兴区21 | 第31-35页 |
3.4.1 基地分析 | 第31-32页 |
3.4.2 设计理念分析 | 第32-35页 |
4 大周镇春风意公园设计 | 第35-60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35-36页 |
4.1.1 大周镇概况 | 第35页 |
4.1.2 设计场地概况 | 第35-36页 |
4.1.3 大周镇对于未来景观设计的要求 | 第36页 |
4.2 场地分析 | 第36-37页 |
4.2.1 周边交通分析 | 第36页 |
4.2.2 周边用地分析 | 第36-37页 |
4.2.3 周边绿地资源分析 | 第37页 |
4.2.4 周边环境分析 | 第37页 |
4.3 设计依据 | 第37页 |
4.4 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4.5 设计立意和定位 | 第38-39页 |
4.6 总体规划 | 第39-60页 |
4.6.1 平面图 | 第39-40页 |
4.6.2 功能分区 | 第40-41页 |
4.6.3 形式的来源与嵌套 | 第41页 |
4.6.4 景观轴线分析 | 第41-42页 |
4.6.5 景观节点分析 | 第42页 |
4.6.6 空间分析 | 第42-44页 |
4.6.7 主要节点分析 | 第44-56页 |
4.6.7.1 日新广场 | 第44-45页 |
4.6.7.2 汇英广场 | 第45-48页 |
4.6.7.3 崇礼堂 | 第48-49页 |
4.6.7.4 别有天 | 第49-51页 |
4.6.7.5 开蒙曲 | 第51页 |
4.6.7.6 望池 | 第51-54页 |
4.6.7.7 高乐园 | 第54-56页 |
4.6.8 专项规划 | 第56-60页 |
4.6.8.1 剖面图 | 第56页 |
4.6.8.2 种植规划 | 第56-58页 |
4.6.8.3 材料选择 | 第58-60页 |
5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ABSTRACT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