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问题探析--以W公司为例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关于融资方式的成本效益研究 | 第13-14页 |
1.2.2 企业融资风险的偏好性研究 | 第14页 |
1.2.3 关于融资方式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的框架 | 第16-18页 |
2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特征及比较 | 第18-21页 |
2.1.1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特征 | 第18-20页 |
2.1.2 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 | 第20页 |
2.1.3 房地产行业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比较 | 第20-21页 |
2.2 房地产行业融资方式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MM”理论 | 第21页 |
2.2.2“权衡”理论 | 第21-22页 |
2.2.3“融资优序”理论 | 第22页 |
2.2.4“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23页 |
3 W公司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23-31页 |
3.1 W公司概况 | 第23-24页 |
3.1.1 W公司简介 | 第23页 |
3.1.2 W公司融资方式概况 | 第23-24页 |
3.2 W公司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3.2.1 内外部融资结构比例失调 | 第24-25页 |
3.2.2 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 第25-26页 |
3.2.3 债权融资结构不均衡 | 第26页 |
3.2.4 公司融资受到多方面外部因素的限制 | 第26-27页 |
3.3 W公司融资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31页 |
3.3.1 缺乏长期科学的融资规划 | 第27-28页 |
3.3.2 缺少融资工具的创新 | 第28-29页 |
3.3.3 融资方式过度依赖债权融资 | 第29页 |
3.3.4 房地产行业金融市场不健全 | 第29-31页 |
4 T公司融资方式的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31-37页 |
4.1 T公司融资方式分析 | 第31-34页 |
4.1.1 T公司内源融资方式分析 | 第31-32页 |
4.1.2 T公司股权融资方式分析 | 第32-33页 |
4.1.3 T公司债权融资方式分析 | 第33-34页 |
4.1.4 T公司融资方式评价 | 第34页 |
4.2 T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4.2.1 融资管理有明确的融资结构规划 | 第35页 |
4.2.2 持续创新的融资工具丰富了融资方式 | 第35-36页 |
4.2.3 自身实力的增强促进内源融资 | 第36-37页 |
5 W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 第37-45页 |
5.1 树立正确的融资决策理念及管理机制 | 第37-38页 |
5.1.1 建立科学的融资决策机制 | 第37页 |
5.1.2 建立融资风险预警制度 | 第37-38页 |
5.1.3 建立动态融资结构优化体系 | 第38页 |
5.2 加强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 第38-40页 |
5.2.1 完善公司整体治理结构 | 第38-39页 |
5.2.2 完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5.3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 第40-42页 |
5.3.1 发展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 | 第40页 |
5.3.2 开展房地产融资租赁业务 | 第40-41页 |
5.3.3 推行房地产信托投资计划 | 第41-42页 |
5.3.4 发展房地产海外证券融资 | 第42页 |
5.4 优化企业自身融资结构 | 第42-45页 |
5.4.1 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率 | 第42-43页 |
5.4.2 平衡债权融资及股权融资的比例 | 第43-44页 |
5.4.3 合理规划长短期借款比例 | 第44-45页 |
6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