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养老保障 | 第17页 |
·农村人口养老保障 | 第17-18页 |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8-19页 |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9-20页 |
·多支柱养老保障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农村人口养老保障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1-33页 |
·农村人口养老保障现状 | 第21-24页 |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21-23页 |
·农村人口养老保障现状 | 第23-24页 |
·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4-28页 |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第24-25页 |
·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 | 第25-26页 |
·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缺失 | 第26页 |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 | 第26-28页 |
·商业保险的市场缺失 | 第28页 |
·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环节的薄弱 | 第28页 |
·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制度因素 | 第29页 |
·经济因素 | 第29-31页 |
·文化因素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建立统一规范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 第33-44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33-38页 |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33-35页 |
·政策可行性分析 | 第35-36页 |
·国外经验借鉴 | 第36-38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构基本原则 | 第38-40页 |
·规范性原则 | 第38页 |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 第38-39页 |
·强制性原则 | 第39页 |
·适度化原则 | 第39-40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构框架 | 第40-44页 |
·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相结合 | 第40-41页 |
·家庭养老保障、基础养老保障、补充养老保障三支柱模式 | 第41-44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44-51页 |
·千方百计扩大养老保障覆盖范围 | 第44-45页 |
·基本养老保障范围扩大的建议 | 第44页 |
·补充养老保障范围扩大的建议 | 第44-45页 |
·优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45-46页 |
·拓宽基金筹集渠道 | 第45页 |
·优化基会管理 | 第45页 |
·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监督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分类分层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 第46-47页 |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 第46页 |
·进城务工农民养老保障 | 第46-47页 |
·农村务农农民养老保障 | 第47页 |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精神养老方式 | 第47页 |
·鼓励与扶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 | 第47-48页 |
·合理确定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责任 | 第48-49页 |
·立法责任 | 第48页 |
·财政责任 | 第48-49页 |
·增加农民收入的责任 | 第49页 |
·加强农村养老障的配套制度建设 | 第49-51页 |
·加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 第49页 |
·建立健全法制建设 | 第49-50页 |
·强化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待研究问题 | 第51-52页 |
·本文研究结论 | 第51页 |
·待研究问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