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壤化学的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及农业区划研究--以蓬溪天福镇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3 基于土地壤质量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研究 | 第17-18页 |
1.2.4 农业区划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2.5 研究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20-24页 |
1.3.1 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1.3.2 地层岩性 | 第21-23页 |
1.3.3 自然地理 | 第23-24页 |
1.3.4 社会经济 | 第2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 | 第24-2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1.4.3 野外调查及化学分析 | 第25-28页 |
2 蓬溪天福镇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变化 | 第28-39页 |
2.1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方法 | 第28-30页 |
2.1.1 数据元 | 第28页 |
2.1.2 数据的处理 | 第28-29页 |
2.1.3 研究区遥感影像图 | 第29-30页 |
2.2 土地利用分类 | 第30-34页 |
2.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34-39页 |
2.3.1 2002年-2009年分类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2.3.2 2009年-2014年分类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2.3.3 三期动态分析 | 第36-39页 |
3 蓬溪天福镇各地类土壤化学特征 | 第39-62页 |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化学特征 | 第39-54页 |
3.1.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营养元素特征 | 第39-42页 |
3.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重金属元素特征 | 第42-49页 |
3.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微量元素特征 | 第49-54页 |
3.2 不同土壤类型的元素化学特征 | 第54-56页 |
3.2.1 不同土壤类型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 第54-55页 |
3.2.2 不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第55-56页 |
3.3 不同母质层发育土壤的元素特征 | 第56-58页 |
3.3.1 不同母质上发育土壤的主要营养元素特征 | 第56页 |
3.3.2 不同母质层发育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特征 | 第56-57页 |
3.3.3 第四系岩性与土壤重金属元素关系 | 第57-58页 |
3.4 土壤化学总体特征 | 第58-62页 |
3.4.1 总体特征 | 第58-59页 |
3.4.2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特征 | 第59-62页 |
4 蓬溪天福镇土地质量综合评价 | 第62-77页 |
4.1 土壤环境健康质量评价 | 第62-64页 |
4.1.1 评价标准 | 第62-63页 |
4.1.2 土壤环境健康评价与分级计算 | 第63页 |
4.1.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4.2 土壤肥力评价 | 第64-66页 |
4.2.1 评价标准 | 第64-65页 |
4.2.2 评价方法 | 第65页 |
4.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65-66页 |
4.3 土地质量综合评价 | 第66-77页 |
4.3.1 评价单元的建立 | 第66页 |
4.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筛选 | 第66-71页 |
4.3.3 综合评级与分析 | 第71-77页 |
5 土地农业生态区划与利用结构调整 | 第77-88页 |
5.1 农业生态区划 | 第77-82页 |
5.1.1 区划原则 | 第77-78页 |
5.1.2 区划依据 | 第78页 |
5.1.3 区划方法 | 第78页 |
5.1.4 区划技术框架 | 第78-79页 |
5.1.5 区划布局 | 第79-82页 |
5.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第82-85页 |
5.2.1 农业现状分析 | 第83页 |
5.2.2 农用地调整 | 第83页 |
5.2.3 调整前后方案对比 | 第83-85页 |
5.3 土地利用生态管护 | 第85-88页 |
5.3.1 农用地生态管护 | 第85-87页 |
5.3.2 新增土地土壤质量管护 | 第87-8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8-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