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 第10页 |
| 1.2 学术价值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13页 |
| 第2章 案情介绍 | 第13-16页 |
| 2.1 王东雷诉招商银行北京建国路支行储蓄合同案 | 第13-14页 |
| 2.2 夏莉诉工商银行北京永泰支行储蓄合同案 | 第14页 |
| 2.3 汪雁龄诉工商银行北京三里屯支行储蓄合同案 | 第14-16页 |
| 第3章 争议焦点 | 第16-18页 |
| 3.1 伪卡交易如何界定以及刑民交叉如何处理 | 第16页 |
| 3.2 伪卡交易纠纷案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 第16-17页 |
| 3.3 伪卡交易纠纷案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 | 第17-18页 |
| 第4章 案件评析 | 第18-32页 |
| 4.1 伪卡交易的认定及刑民交叉的处理问题 | 第18-21页 |
| 4.1.1 伪卡交易的认定问题 | 第18-19页 |
| 4.1.2 伪卡交易案先刑后民原则的适用现状及条件 | 第19-20页 |
| 4.1.3 伪卡交易案应否适用先刑后民的程序处理原则 | 第20-21页 |
| 4.2 伪卡交易案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 | 第21-24页 |
| 4.2.1 伪卡交易案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 | 第21-22页 |
| 4.2.2 真伪卡交易事实的举证责任 | 第22-23页 |
| 4.2.3 银行卡密码泄露的举证责任 | 第23-24页 |
| 4.3 伪卡交易案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 | 第24-28页 |
| 4.3.1 银行在伪卡交易案中的责任承担 | 第24-26页 |
| 4.3.2 持卡人在伪卡交易案中的责任承担 | 第26-27页 |
| 4.3.3 当事人双方在伪卡交易案中的责任承担比例 | 第27-28页 |
| 4.4 对伪卡交易纠纷的延伸思考 | 第28-32页 |
| 4.4.1 完善立法工作 | 第28-29页 |
| 4.4.2 规范银行业管理 | 第29页 |
| 4.4.3 提高防范意识 | 第29-30页 |
| 4.4.4 实施法律惩处 | 第30页 |
| 4.4.5 加强社会诚信 | 第30-32页 |
| 结论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