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预应力UHPC-T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 | 第12-15页 |
1.2.1 UHPC材料 | 第12-13页 |
1.2.2 力学性能 | 第13-14页 |
1.2.3 耐久性能 | 第14页 |
1.2.4 工程应用 | 第14-15页 |
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应用现状 | 第15-20页 |
1.3.1 国外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1.3.2 国内应用现状 | 第18页 |
1.3.3 小结 | 第18-20页 |
1.4 UHPC预应力结构抗弯性能研究概况 | 第20-2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3 各国UHPC设计指南的抗弯设计方法 | 第23-2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大比例预应力UHPC-T形梁弯曲试验 | 第27-41页 |
2.1 试验目的与概述 | 第27页 |
2.2 UHPC梁试验项目 | 第27-32页 |
2.2.1 试验构件 | 第27-28页 |
2.2.2 试验梁制作 | 第28-30页 |
2.2.3 测试内容与方案 | 第30-31页 |
2.2.4 试验装置 | 第31-32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32-38页 |
2.3.1 UHPC材性试验结果 | 第32页 |
2.3.2 预应力张拉阶段结果 | 第32页 |
2.3.3 试验过程与荷载位移曲线 | 第32-34页 |
2.3.4 荷载应变响应 | 第34-37页 |
2.3.5 开裂性能 | 第37-38页 |
2.4 试验梁延性分析 | 第38-40页 |
2.4.1 延性指标的选取 | 第38-39页 |
2.4.2 延性指标计算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预应力UHPC-T形梁抗弯性能分析 | 第41-53页 |
3.1 概述 | 第41页 |
3.2 开裂弯矩分析 | 第41-46页 |
3.2.1 开裂弯矩计算模式 | 第41-43页 |
3.2.2 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的确定 | 第43-45页 |
3.2.3 开裂弯矩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3.3 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46-51页 |
3.3.1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式 | 第46-47页 |
3.3.2 按规范计算极限承载力 | 第47-48页 |
3.3.3 本文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第48-50页 |
3.3.4 本文方法适用性讨论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预应力UHPC-T形梁非线性分析 | 第53-63页 |
4.1 概述 | 第53页 |
4.2 基本假定 | 第53-54页 |
4.3 截面非线性分析 | 第54-56页 |
4.3.1 T形截面条带划分 | 第55页 |
4.3.2 弯矩-曲率关系计算 | 第55-56页 |
4.4 结构分线性分析 | 第56-58页 |
4.4.1 共轭梁法 | 第56-57页 |
4.4.2 荷载-跨中挠度关系 | 第57-58页 |
4.5 非线性分析程序总框图 | 第58页 |
4.6 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58页 |
4.7 参数分析 | 第58-61页 |
4.7.1 配筋率(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 | 第60页 |
4.7.2 张拉应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4.7.3 高跨比的影响 | 第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预应力UHPC梁有限元分析与合理设计 | 第63-75页 |
5.1 概述 | 第63页 |
5.2 模型建立 | 第63-66页 |
5.2.1 有限元模型 | 第63-64页 |
5.2.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CDP) | 第64-65页 |
5.2.3 UHPC的CDP模型参数确定 | 第65-66页 |
5.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6-69页 |
5.3.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66-67页 |
5.3.2 破坏模式 | 第67-68页 |
5.3.3 裂缝分布 | 第68页 |
5.3.4 应变结果 | 第68-69页 |
5.4 参数分析 | 第69-71页 |
5.4.1 预应力配筋率 | 第69-70页 |
5.4.2 张拉应力 | 第70页 |
5.4.3 抗拉性能 | 第70-71页 |
5.4.4 抗压性能 | 第71页 |
5.5 预应力UHPC梁的合理设计 | 第71-74页 |
5.5.1 高跨比 | 第72页 |
5.5.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 第72-73页 |
5.5.3 配筋率限值 | 第73页 |
5.5.4 合理设计 | 第73-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