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钢桥面两大技术难题 | 第11-12页 |
1.3 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板 | 第12-14页 |
1.3.1 轻型组合桥面板的提出 | 第12-13页 |
1.3.2 轻型组合桥面板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钢-超薄UHPC组合桥面板 | 第14-16页 |
1.4.1 钢-超薄UHPC组合桥面板的提出 | 第14-15页 |
1.4.2 钢-超薄UHPC组合桥面板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抗剪连接件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5.1 常规抗剪连接件 | 第16-19页 |
1.5.2 焊接抗剪件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钢-超薄UHPC中焊接抗剪件静力性能研究 | 第22-39页 |
2.1 本章研究概况 | 第22页 |
2.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22-25页 |
2.3 材料参数 | 第25-26页 |
2.4 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 | 第26-27页 |
2.5 试验结果 | 第27-37页 |
2.5.1 破坏模式和试验现象 | 第27-28页 |
2.5.2 焊接抗剪件极限承载力 | 第28-31页 |
2.5.3 实测荷载-滑移曲线 | 第31-33页 |
2.5.4 抗剪刚度计算 | 第33-35页 |
2.5.5 实测钢应变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焊接抗剪件有限元模拟计算 | 第39-56页 |
3.1 本章研究概况 | 第39页 |
3.2 ABAQUS软件简介 | 第39-40页 |
3.3 ABAQUS本构模型 | 第40-45页 |
3.3.1 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 | 第40-43页 |
3.3.2 粘结单元traction-separation本构模型 | 第43-44页 |
3.3.3 钢材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延性金属损伤模型 | 第44-45页 |
3.4 有限元建模 | 第45-47页 |
3.4.1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3.4.2 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3.5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7-55页 |
3.5.1 系统能量输出 | 第47页 |
3.5.2 荷载-滑移曲线与钢应变 | 第47-50页 |
3.5.3 试件破坏过程 | 第50-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钢-超薄UHPC中焊接抗剪件疲劳性能初探 | 第56-77页 |
4.1 加载水平和测试方案 | 第56-58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4.2.1 疲劳寿命和破坏模式 | 第58-59页 |
4.2.2 钢-UHPC界面动滑移 | 第59-62页 |
4.2.3 钢-UHPC界面静滑移 | 第62-64页 |
4.3 钢-超薄UHPC组合桥面板焊接抗剪件疲劳验算 | 第64-75页 |
4.3.1 工程概况 | 第64-65页 |
4.3.2 计算模型 | 第65-67页 |
4.3.3 边界条件和荷载工况 | 第67页 |
4.3.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7-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