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及评述 | 第11-2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4页 |
1.2.3 述评 | 第24页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框架 | 第24-2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4 预期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问题 | 第28-37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8-33页 |
2.1.1 大学生 | 第28页 |
2.1.2 开放学习资源 | 第28-31页 |
2.1.3 信息需求 | 第31页 |
2.1.4 信息搜寻行为 | 第31-32页 |
2.1.5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33-36页 |
2.2.1 情境学习理论 | 第33-34页 |
2.2.2 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34-35页 |
2.2.3 社会认知理论 | 第35页 |
2.2.4 认知心理学理论 | 第35-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影响因素分析与概念模型构建 | 第37-56页 |
3.1 大学生对开放学习资源的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第37-44页 |
3.1.1 大学生个体因素 | 第37-41页 |
3.1.2 开放学习资源 | 第41-42页 |
3.1.3 情境因素 | 第42-43页 |
3.1.4 网站因素 | 第43-44页 |
3.1.5 信息因素 | 第44页 |
3.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构建 | 第44-48页 |
3.2.1 研究假设 | 第45页 |
3.2.2 概念模型 | 第45-48页 |
3.3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第48-55页 |
3.3.1 变量的定义 | 第48-53页 |
3.3.2 变量的测量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56-66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56页 |
4.1.1 问卷设计思路 | 第56页 |
4.1.2 研究对象 | 第56页 |
4.2 预调研信效度分析与因子分析 | 第56-64页 |
4.2.1 预调研信度分析 | 第59-60页 |
4.2.2 预调研效度分析 | 第60-61页 |
4.2.3 因子分析 | 第61-64页 |
4.3 问卷的形成与数据收集 | 第64-65页 |
4.3.1 最终问卷的形成 | 第64-65页 |
4.3.2 数据收集概况 | 第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第66-87页 |
5.1 数据分析方法 | 第66-68页 |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 第66页 |
5.1.2 信度分析方法 | 第66页 |
5.1.3 效度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5.1.4 均值差异检验方法 | 第67页 |
5.1.5 相关分析方法 | 第67页 |
5.1.6 回归分析方法 | 第67-68页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8-72页 |
5.2.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68-70页 |
5.2.2 搜寻任务及搜寻内容 | 第70-71页 |
(1) 搜寻任务 | 第70页 |
(2) 搜寻内容 | 第70-71页 |
5.2.3 信息获取途径及问题解决方式 | 第71-72页 |
5.3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 第72-74页 |
5.3.1 信度分析 | 第72-73页 |
5.3.2 效度分析 | 第73-74页 |
5.4 均值差异检验 | 第74-81页 |
5.5 假设检验 | 第81-85页 |
5.5.1 影响因素与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的相关分析 | 第81-82页 |
5.5.2 影响因素与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82-85页 |
5.6 实证模型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87-8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附录 | 第95-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