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1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0-14页 |
1.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第10-11页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作用 | 第11-12页 |
1.1.3 提高银杏中类黄酮含量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 转录因子 | 第14-16页 |
1.2.1 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 第14-15页 |
1.2.2 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2.3 转录因子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转录因子WD40 | 第16-18页 |
1.3.1 转录因子WD40的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1.3.2 转录因子WD40的功能 | 第17-18页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银杏转录因子WD40基因克隆及表达量分析 | 第20-31页 |
2.1 材料 | 第20-2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2 生物学试剂 | 第21页 |
2.1.3 培养基与缓冲液 | 第21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21-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2.2.1 银杏样本总RNA的提取 | 第23页 |
2.2.2 反转录cDNA的合成 | 第23页 |
2.2.3 银杏WD40转录因子基因中间片段的克隆 | 第23-24页 |
2.2.4 银杏WD40转录因子基因的 3’-RACE | 第24-25页 |
2.2.5 银杏WD40转录因子基因的 5’-RACE | 第25-26页 |
2.2.6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26页 |
2.2.7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 第26页 |
2.2.8 银杏WD40转录因子基因cDNA全长的扩增 | 第26-27页 |
2.2.9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Gb WD40基因的表达 | 第27页 |
2.2.10 酶切处理表达载体 | 第27-28页 |
2.2.11 目的片段与酶切产物连接 | 第28页 |
2.2.12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28-29页 |
2.2.13 提取大肠杆菌质粒 | 第29页 |
2.2.14 土壤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29-30页 |
2.2.15 亚细胞定位 | 第30页 |
2.2.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31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62页 |
3.1 银杏总RNA的检测 | 第31-59页 |
3.1.1 Gb WD401基因 | 第31-40页 |
3.1.2 Gb WD402基因 | 第40-49页 |
3.1.3 Gb WD403基因 | 第49-59页 |
3.2 讨论 | 第59-62页 |
3.2.1 银杏Gb WD40转录因子功能分析 | 第59-60页 |
3.2.2 银杏Gb WD40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60-61页 |
3.2.3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1-6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2-65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4.1.1 Gb WD40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量分析 | 第62-63页 |
4.1.2 Gb WD40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量分析 | 第63页 |
4.1.3 Gb WD40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量分析 | 第63-64页 |
4.2 本文创新点 | 第64页 |
4.3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