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1.1 沸石分子筛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1.1.1 沸石分子筛的发展历史 | 第10页 |
1.1.2 沸石分子筛的结构 | 第10-12页 |
1.2 Beta沸石分子筛 | 第12-14页 |
1.2.1 Beta沸石的结构 | 第12-13页 |
1.2.2 Beta沸石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微孔沸石分子筛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方法 | 第14-17页 |
1.3.1 合成具有超大孔径的分子筛 | 第15-16页 |
1.3.2 合成纳米沸石分子筛 | 第16-17页 |
1.3.3 合成有序介孔材料 | 第17页 |
1.3.4 合成多级孔沸石分子筛 | 第17页 |
1.4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第17-27页 |
1.4.1 后处理法 | 第18-21页 |
1.4.2 硬模板法 | 第21-22页 |
1.4.3 软模板法 | 第22-26页 |
1.4.4 无介孔模板法 | 第26-27页 |
1.5 2-乙基蒽醌概述 | 第27-29页 |
1.5.1 2-乙基蒽醌的应用 | 第27-28页 |
1.5.2 2-乙基蒽醌的生产方法概述 | 第28-29页 |
1.6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6.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29-30页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2.1 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2.2 水热合成一般步骤 | 第32页 |
2.3 铵交换一般步骤 | 第32页 |
2.4 纳米Beta沸石回收一般步骤 | 第32页 |
2.5 Beta沸石分子筛的表征方法 | 第32-33页 |
2.5.1 X射线衍射表征(XRD) | 第32页 |
2.5.2 X射线荧光表征(XRF) | 第32-33页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SEM) | 第33页 |
2.5.4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 | 第33页 |
2.5.5 N2物理吸附表征 | 第33页 |
2.5.6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33页 |
2.6 样品用于2-乙基蒽醌合成评价 | 第33-36页 |
2.6.1 反应具体操作方法 | 第33-34页 |
2.6.2 产物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2.6.3 催化剂性能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3 纳米Beta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36-56页 |
3.1 使用结晶氯化铝作为铝源合成纳米Beta沸石 | 第36-41页 |
3.1.1 温度对成胶的影响 | 第36-38页 |
3.1.2 搅拌时间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3 晶化方式的影响 | 第39-41页 |
3.1.4 晶化曲线的绘制 | 第41页 |
3.2 使用偏铝酸钠作为铝源合成纳米Beta沸石 | 第41-51页 |
3.2.1 温度对成胶的影响 | 第42-44页 |
3.2.2 合成不同硅铝比的纳米Beta沸石 | 第44-47页 |
3.2.3 合成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Beta沸石 | 第47-51页 |
3.3 纳米Beta沸石的回收 | 第51-54页 |
3.4 小结 | 第54-56页 |
4 多级孔纳米Beta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56-76页 |
4.1 合成纳米Beta/MCM-41复合分子筛 | 第56-69页 |
4.1.1 前驱体晶化时间的影响 | 第56-57页 |
4.1.2 溶液pH的影响 | 第57-59页 |
4.1.3 pH值调变顺序及酸类型的影响 | 第59-66页 |
4.1.4 晶化时间的影响 | 第66-67页 |
4.1.5 CTAB浓度及晶化方式的影响 | 第67-69页 |
4.2 合成介孔纳米Beta沸石 | 第69-75页 |
4.2.1 介孔纳米Beta沸石的合成 | 第69页 |
4.2.2 XRD表征分析 | 第69-71页 |
4.2.3 SEM及TEM表征分析 | 第71-72页 |
4.2.4 N_2物理吸附表征分析 | 第72-73页 |
4.2.5 NH_3-TPD表征及催化性能分析 | 第73-75页 |
4.3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