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9页 |
第1章 不动产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法理基础 | 第9-13页 |
1.1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起源 | 第9页 |
1.2 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概念 | 第9-10页 |
1.3 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性质 | 第10-11页 |
1.3.1 行政行为说 | 第10页 |
1.3.2 民事行为说 | 第10-11页 |
1.3.3 本文观点 | 第11页 |
1.4 不动产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11-13页 |
1.4.1 民事侵权责任说 | 第12页 |
1.4.2 国家赔偿责任说 | 第12页 |
1.4.3 本文观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不动产登记机构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3-16页 |
2.1 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14页 |
2.2 过错责任原则 | 第14-15页 |
2.3 本文观点 | 第15-16页 |
第3章 我国不动产登记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缺陷 | 第16-18页 |
3.1 司法救济途径未从制度层面明确,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 | 第16-17页 |
3.2 不动产登记错误不可能完全避免 | 第17-18页 |
3.3 不动产登记赔偿资金来源问题未能妥善解决 | 第18页 |
第4章 我国不动产登记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18-22页 |
4.1 正式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作为不动产登记错误的主要救济渠道 | 第18-20页 |
4.2 应用高科技手段预防和应对风险:人脸识别、指纹比对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 | 第20页 |
4.3 引入第三方主体分担风险 | 第20-21页 |
4.4 实行责任保险制度,化解赔偿资金难题 | 第21-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