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方法论文--算法理论论文

跨社交网络用户多重身份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1.2 跨网络身份识别算法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基于拓扑结构信息相似性的身份识别算法研究现状第16页
        1.2.2 基于档案属性信息相似性的身份识别算法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基于行为信息相似性的身份识别算法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问题提出第18-19页
        1.3.1 基于自中心网络的身份识别算法对标签节点利用不足第18-19页
        1.3.2 基于主观赋权的多属性决策身份识别算法鲁棒性不足第19页
        1.3.3 基于行为信息的身份识别算法缺乏动态演变性分析第19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9-22页
        1.4.1 主要内容第19-21页
        1.4.2 组织结构第21-22页
第二章 跨网络身份识别的基本概念第22-32页
    2.1 问题描述第22-24页
    2.2 跨网络身份识别的相关方法第24-29页
        2.2.1 基于拓扑结构信息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第24-25页
        2.2.2 基于档案属性信息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第25-28页
        2.2.3 基于行为信息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第28-29页
    2.3 评价指标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基于隐藏标签节点挖掘的用户身份识别算法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传统的基于拓扑结构信息的跨网络身份识别算法第33-35页
        3.2.1 算法描述第33-34页
        3.2.2 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第34-35页
    3.3 算法描述第35-37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45页
        3.4.1 实验数据说明第37-39页
        3.4.2 算法有效性验证第39-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档案属性信息熵权决策的用户身份识别算法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属性相似度计算第47-48页
    4.3 算法描述第48-52页
        4.3.1 信息熵确定属性权重第48-49页
        4.3.2 用户账号匹配第49-50页
        4.3.3 身份识别过程第50-52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4.4.1 实验数据说明第52-53页
        4.4.2 算法有效性验证第53-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基于兴趣演变规律分析的用户身份识别算法第58-70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属性加权兴趣挖掘模型第59-62页
        5.2.1 微博权重属性分析第59-60页
        5.2.2 兴趣模型求解第60-62页
    5.3 算法描述第62-64页
        5.3.1 兴趣主题分布相似性度量第62-63页
        5.3.2 动态衡量兴趣相似度第63-64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4-68页
        5.4.1 实验数据说明第64-66页
        5.4.2 算法有效性验证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全文总结与主要创新点第70-71页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安全技能水平评估的训练科目推荐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边缘的活动轮廓模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