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休闲农业型的城郊乡村更新设计研究--以浙江松阳县塘后村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1.1 政策背景:城乡统筹一体化第14-15页
        1.1.2 文化背景: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16页
        1.1.3 经济背景:乡村经济的发展第16-17页
        1.1.4 生态背景: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第17页
    1.2 研究内容第17-22页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20页
        1.2.2 研究对象界定第20-22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1.3.1 研究目的第22页
        1.3.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4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23-25页
        1.4.1 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第23-24页
        1.4.2 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第24-25页
    1.5 研究案例的选取第25-27页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27-30页
        1.6.1 研究方法第27-29页
        1.6.2 论文实施框架第29-30页
2 休闲农业型的城郊乡村的研究第30-54页
    2.1 传统农业型乡村的现状第30-34页
        2.1.1 传统农业型乡村发展历史脉络第30-31页
        2.1.2 传统农业型乡村发展特征第31-32页
        2.1.3 传统农业型乡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2.2 休闲农业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第34-38页
        2.2.1 休闲农业的可行性分析第34-35页
        2.2.2 国外乡村更新中休闲农业的案例第35-36页
        2.2.3 我国乡村更新中休闲农业的案例第36-37页
        2.2.4 休闲农业促进城乡的交流与互动第37-38页
        2.2.5 休闲农业带动乡村各类产业的联动第38页
    2.3 休闲农业型乡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38-46页
        2.3.1 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与引导第38-39页
        2.3.2 休闲农业型乡村的发展第39页
        2.3.3 休闲农业型乡村的功能第39-41页
        2.3.4 休闲农业型乡村的特征第41-43页
        2.3.5 休闲农业型乡村的主要模式与发展趋势第43-46页
    2.4 休闲农业型乡村的更新发展启示第46-51页
        2.4.1 丰富的自然资源第46页
        2.4.2 适宜的区位条件第46-47页
        2.4.3 合理的主题定位与规划第47-48页
        2.4.4 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第48页
        2.4.5 乡村公共空间环境的美化第48-50页
        2.4.6 乡村建筑风貌的乡土性第50-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4页
3 休闲农业型的城郊乡村的更新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第54-70页
    3.1 相关理论基础第54-57页
        3.1.1 产业融合理论第54页
        3.1.2 乡村聚落地理学理论第54-55页
        3.1.3 社会参与理论第55-56页
        3.1.4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56-57页
        3.1.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57页
    3.2 前提条件第57-60页
        3.2.1 自身具有特色的产业资源第57-58页
        3.2.2 以村民为本,社会参与为前提第58-59页
        3.2.3 乡村风格的保留第59-60页
    3.3 指导思想第60-63页
        3.3.1 围绕产业系统第61页
        3.3.2 人、环境、乡村的和谐共生第61-62页
        3.3.3 体现地域特色第62-63页
        3.3.4 提升文化内涵第63页
    3.4 设计原则第63-67页
        3.4.1 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性原则第63页
        3.4.2 空间规划的系统性原则第63-64页
        3.4.3 市民活动的体验性原则第64-65页
        3.4.4 乡村本土的文化性原则第65-66页
        3.4.5 田园景观的生态性原则第66页
        3.4.6 建筑更新的适宜性原则第66-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70页
4 休闲农业型的城郊乡村的更新设计方法第70-98页
    4.1 休闲农业型的城郊乡村的更新设计目标第70-75页
        4.1.1 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产业联动第70页
        4.1.2 重塑空间规划,优化整体印象第70-71页
        4.1.3 打造特色产品,增强市民体验第71-72页
        4.1.4 营造生态田园,传播民俗文化第72-73页
        4.1.5 建造地域建筑,延续乡土风貌第73-75页
    4.2 基于休闲农业型的城郊乡村的更新设计策略第75-95页
        4.2.1 产业发展定位第75-76页
        4.2.2 空间规划织补第76-78页
        4.2.3 道路交通梳理第78-82页
        4.2.4 乡村景观营造第82-84页
        4.2.5 公共空间重塑第84-88页
        4.2.6 乡土建筑共生第88-95页
    4.3 本章小结第95-98页
5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更新设计的实例研究第98-122页
    5.1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前期分析第98-103页
        5.1.1 塘后村区位概况第98页
        5.1.2 塘后村村落现状第98-101页
        5.1.3 塘后村产业业态第101-102页
        5.1.4 塘后村民风习俗第102-103页
    5.2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产业发展定位第103-104页
        5.2.1 塘后村主题定位第103页
        5.2.2 塘后村产业布局第103-104页
    5.3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空间规划织补第104-106页
    5.4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道路交通梳理第106-108页
        5.4.1 外部道路交通的拓宽第106页
        5.4.2 内部道路交通的优化第106-107页
        5.4.3 停车场的生态设置第107-108页
    5.5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乡村景观营造第108-111页
        5.5.1 田园景观空间的体验第108-109页
        5.5.2 乡村景观植物的搭配第109-110页
        5.5.3 乡村趣味小品的点缀第110页
        5.5.4 乡村地域符号的展现第110-111页
    5.6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公共空间重塑第111-114页
        5.6.1 游客主入口空间更新第112-113页
        5.6.2 水域节点空间优化第113页
        5.6.3 街巷空间改造第113-114页
    5.7 浙江松阳县塘后村乡土建筑共生第114-121页
        5.7.1 原有建筑的保留与改造第115-118页
        5.7.2 新建建筑的地域性融合第118-121页
    5.8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6 结语第122-124页
    6.1 总结第122-12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附录第130-133页
    A. 松阳塘后村更新设计相关图纸第130-132页
    B. 松阳塘后村更新设计获得的相关荣誉第132-133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城市老旧街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浙江松阳老街更新为例
下一篇: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