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压电驱动器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压电驱动器分类 | 第15-18页 |
1.3.1 谐振式直线压电驱动器 | 第15-17页 |
1.3.2 非谐振式直线压电驱动器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9页 |
1.4.1 通电箝位直线压电驱动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4.2 断电箝位直线压电驱动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4.3 其它驱动方式蠕动式驱动器 | 第25-27页 |
1.4.4 驱动器设计方法 | 第27页 |
1.4.5 驱动电源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蠕动式驱动器结构设计及数学建模 | 第30-55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蠕动式驱动器方案分析 | 第30-33页 |
2.2.1 通电直接箝位压电驱动器实验研究 | 第31-33页 |
2.2.2 断电箝位驱动器方案选择 | 第33页 |
2.3 断电箝位驱动器工作原理 | 第33-35页 |
2.4 驱动器结构 | 第35-38页 |
2.4.1 薄壁驱动体结构 | 第36页 |
2.4.2 三角放大箝位体结构 | 第36-38页 |
2.5 断电箝位蠕动驱动器设计原则及要求 | 第38-39页 |
2.6 驱动器固有频率模型 | 第39-48页 |
2.6.1 驱动体固有频率模型 | 第39-40页 |
2.6.2 箝位体固有频率模型 | 第40-48页 |
2.7 驱动体和箝位体系统模型 | 第48-54页 |
2.7.1 驱动体和箝位体静态位移模型 | 第48-51页 |
2.7.2 驱动体和箝位体动力学模型 | 第51-5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驱动器结构参数数值模拟 | 第55-85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驱动体结构参数数值模拟 | 第55-60页 |
3.2.1 驱动体结构参数解析计算 | 第56页 |
3.2.2 驱动体结构参数有限元仿真计算 | 第56-60页 |
3.3 箝位体三角放大机构参数数值模拟 | 第60-69页 |
3.3.1 三角放大机构参数解析计算 | 第60-63页 |
3.3.2 三角放大机构参数有限元仿真计算 | 第63-69页 |
3.4 箝位压电叠堆预紧结构数值模拟 | 第69-78页 |
3.4.1 箝位压电叠堆预紧结构参数解析计算 | 第69-72页 |
3.4.2 箝位压电叠堆预紧结构参数有限元仿真计算 | 第72-78页 |
3.5 对比分析 | 第78-84页 |
3.5.1 驱动体固有频率 | 第78-79页 |
3.5.2 驱动体等效拉伸刚度 | 第79-80页 |
3.5.3 三角放大机构固有频率 | 第80-81页 |
3.5.4 三角放大机构等效刚度 | 第81-82页 |
3.5.5 箝位压电叠堆预紧结构固有频率 | 第82-83页 |
3.5.6 箝位压电叠堆预紧结构等效刚度 | 第83-8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4章 驱动器及其驱动电源研制 | 第85-104页 |
4.1 引言 | 第85页 |
4.2 驱动器设计方法和结构参数设计 | 第85-87页 |
4.2.1 驱动器设计流程 | 第85-86页 |
4.2.2 驱动体参数初选 | 第86页 |
4.2.3 箝位体结构参数设计 | 第86-87页 |
4.3 箝位体预紧力和刚度平衡设计 | 第87-92页 |
4.3.1 预紧力分析 | 第87-90页 |
4.3.2 刚度平衡设计 | 第90-92页 |
4.4 原理样机的制作 | 第92-93页 |
4.5 驱动器专用驱动电源研制 | 第93-101页 |
4.5.1 驱动器控制时序 | 第93-94页 |
4.5.2 驱动电源硬件系统 | 第94-95页 |
4.5.3 电路设计 | 第95-101页 |
4.6 驱动电源样机实验研究 | 第101-10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5章 驱动器性能实验研究 | 第104-140页 |
5.1 引言 | 第104页 |
5.2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案 | 第104-106页 |
5.2.1 实验系统 | 第104-105页 |
5.2.2 实验方案 | 第105-106页 |
5.3 箝位体刚度非平衡时驱动器性能实验研究 | 第106-119页 |
5.3.1 驱动器静态实验 | 第106-110页 |
5.3.2 驱动器动态性能 | 第110-115页 |
5.3.3 预紧力对驱动器性能的影响 | 第115-119页 |
5.4 箝位体刚度平衡实验研究 | 第119-123页 |
5.4.1 偏转位移实验 | 第119-121页 |
5.4.2 刚度平衡实验 | 第121-123页 |
5.5 刚度平衡对驱动器性能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5.5.1 箝位保持力对比 | 第123页 |
5.5.2 空载特性对比 | 第123-124页 |
5.5.3 负载特性对比 | 第124-125页 |
5.6 驱动器动态性能分析 | 第125-138页 |
5.6.1 压电叠堆迟滞特性实验研究 | 第125-126页 |
5.6.2 驱动体和箝位体位移实验研究 | 第126-132页 |
5.6.3 驱动体和箝位体位移主频 | 第132-134页 |
5.6.4 驱动器性能影响因素 | 第134-13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结论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个人简历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