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2-14页 |
1.2.1 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3页 |
1.2.2 法拉第赝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第14-18页 |
1.3.1 碳材料 | 第14-17页 |
1.3.2 金属氧化物 | 第17-18页 |
1.3.3 导电聚合物 | 第18页 |
1.4 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 | 第18-19页 |
1.4.1 水系电解质 | 第18-19页 |
1.4.2 有机电解质 | 第19页 |
1.4.3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 第19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2 KCu_7S_4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研究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KCu_7S_4纳米线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1 本实验所需试剂 | 第23页 |
2.2.2 本实验使用设备 | 第23页 |
2.2.3 合成步骤 | 第23-24页 |
2.3 KCu_7S_4纳米线的表征 | 第24-29页 |
2.3.1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2.3.2 材料性能的测试装置 | 第26页 |
2.3.3 KCu_7S_4纳米线的XRD分析 | 第26-27页 |
2.3.4 KCu_7S_4纳米线的SEM分析 | 第27-28页 |
2.3.5 KCu_7S_4纳米线的EDS分析 | 第28页 |
2.3.6 KCu_7S_4纳米线的XPS分析 | 第28-29页 |
2.3.7 KCu_7S_4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分析 | 第29页 |
2.4 KCu_7S_4纳米线的电化学性能 | 第29-32页 |
2.4.1 KCu_7S_4纳米线的电极制作 | 第29-30页 |
2.4.2 KCu_7S_4纳米线超级电容器元件的组装 | 第30页 |
2.4.3 KCu_7S_4纳米线超级电容器的测试方法 | 第30-31页 |
2.4.4 KCu_7S_4纳米线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分析 | 第31-32页 |
2.5 MnO_2@KCu_7S_4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32-37页 |
2.5.1 MnO_2@KCu_7S_4复合电极的制作 | 第32页 |
2.5.2 MnO_2@KCu_7S_4复合电容器元件的组装 | 第32-33页 |
2.5.3 MnO_2@KCu_7S_4复合电极的SEM和EDS表征 | 第33页 |
2.5.4 MnO_2@KCu_7S_4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3-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KCu_7S_4纳米线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研究 | 第38-58页 |
3.1 引言 | 第38-41页 |
3.1.1 导电的碳纤维编织物 | 第38-39页 |
3.1.2 导电碳纤维纸 | 第39-40页 |
3.1.3 泡沫镍 | 第40-41页 |
3.2 柔性KCu_7S_4/CP超级电容器的制作 | 第41-42页 |
3.2.1 KCu_7S_4/CP电极的制作 | 第41-42页 |
3.2.2 柔性KCu_7S_4/CP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42页 |
3.3 KCu_7S_4/CP电极的结构表征 | 第42-45页 |
3.4 KCu_7S_4/CP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第45-50页 |
3.5 KCu_7S_4纳米线储能机理分析 | 第50-54页 |
3.6 KCu_7S_4/CP超级电容器的灵活性展示 | 第54-55页 |
3.7 KCu_7S_4/CP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展示 | 第55-5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三相Ni_xS_y纳米片的调控合成及其在混合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58-84页 |
4.1 引言 | 第58-60页 |
4.2 硫化镍电极材料的调控合成 | 第60-61页 |
4.2.1 本实验所需试剂 | 第60-61页 |
4.2.2 本实验使用的设备 | 第61页 |
4.3 硫化镍电极材料的表征 | 第61-67页 |
4.3.1 硫化镍样品的XRD分析 | 第61-63页 |
4.3.2 硫化镍样品的SEM分析 | 第63-65页 |
4.3.3 TP-Ni_xS_y样品的XPS分析 | 第65页 |
4.3.4 硫化镍样品的BET分析 | 第65-67页 |
4.4 硫化镍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67-71页 |
4.5 TP-Ni_xS_y/r GO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71-75页 |
4.5.1 TP-Ni_xS_y/rGO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71页 |
4.5.2 TP-Ni_xS_y/rGO复合纳米材料的SEM和TEM分析 | 第71-73页 |
4.5.3 TP-Ni_xS_y/rGO复合纳米材料的XRD分析 | 第73-74页 |
4.5.4 TP-Ni_xS_y/rGO复合纳米材料的BET分析 | 第74页 |
4.5.5 TP-Ni_xS_y/rGO复合纳米材料的XPS分析 | 第74-75页 |
4.6 TP-Ni_xS_y/rGO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75-78页 |
4.7 TP-Ni_xS_y/rGO//G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第78-8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5 基于Ink-CF纤维型超级电容器的制作及其在自驱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第84-96页 |
5.1 引言 | 第84-86页 |
5.2 Ink-CF柔性超级电容器和自驱动储能系统的制作 | 第86-87页 |
5.2.1 Ink-CF电极的制作 | 第86页 |
5.2.2 Ink-CF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编制 | 第86页 |
5.2.3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制作 | 第86页 |
5.2.4 自驱动储能系统的组装 | 第86-87页 |
5.3 Ink-CF电极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87-88页 |
5.4 Ink-CF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第88-92页 |
5.5 Ink-CF超级电容器的柔性展示 | 第92-93页 |
5.6 自驱动储能系统的应用展示 | 第93-9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6-10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6-98页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8页 |
附录 | 第118-120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8-120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