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 研究目标 | 第8-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公民网络隐私权概述 | 第10-15页 |
(一) 隐私与隐私权 | 第10-13页 |
(二) 公民网络隐私权 | 第13-15页 |
二、公民网络隐私权宪政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一) 个人主义的伦理基础 | 第15-16页 |
(二) 人格尊严的法理基础 | 第16-17页 |
(三) 宪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人权价值 | 第17-19页 |
(四) 宪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科技基础 | 第19-21页 |
三、宪政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必要性——以美国判例为视角 | 第21-27页 |
(一) GRISWOLD V. CONNECTICUT 案 | 第21-22页 |
(二) ROE V. WADE案 | 第22-23页 |
(三) 我国宪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四、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一) 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新生现象——人肉搜索 | 第27-30页 |
(二) 上位法法源的缺乏及部门法保护的缺位 | 第30-32页 |
五、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宪政保护与非制度化建议 | 第32-40页 |
(一) 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选择 | 第33-38页 |
(二) 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非制度化建议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