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高压变频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拓扑结构 | 第13-14页 |
1.3.2 控制技术和调制方法 | 第14页 |
1.4 空间矢量 PWM 调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1 调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2 SVPWM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3 应用领域 | 第15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17-26页 |
2.1 高压变频器的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2.2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18-25页 |
2.2.1 多电平逆变器 | 第18页 |
2.2.2 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8-20页 |
2.2.3 飞跨电容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20-23页 |
2.2.4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多电平逆变器的调制方法 | 第26-38页 |
3.1 多电平逆变器的阶梯波调制方法 | 第26-27页 |
3.2 正弦波脉宽调制方法 | 第27-31页 |
3.2.1 调制的原理和分类 | 第28页 |
3.2.2 消谐波 PWM 方法 | 第28-29页 |
3.2.3 载波带频率变化脉宽调制法 | 第29-30页 |
3.2.4 混合载波 PWM 方法 | 第30页 |
3.2.5 相移载波脉宽调制法 | 第30-31页 |
3.3 优化 SPWM | 第31-35页 |
3.3.1 注入 3 次谐波法原理 | 第31-33页 |
3.3.2 SPWM 的 3 次谐波注入法谐波抑制分析 | 第33-35页 |
3.4 SPWM 注入 3 次谐波仿真 | 第35-36页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 第38-55页 |
4.1 空间矢量调制 | 第38-44页 |
4.1.1 多电平逆变器 SVPWM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 第39-42页 |
4.1.2 多电平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与分布 | 第42-43页 |
4.1.3 多电平逆变器 SVPWM 解决方法与思路 | 第43-44页 |
4.2 基于映射原理的多电平逆变器 SVPWM 简化方法 | 第44-50页 |
4.2.1 工作原理 | 第44-46页 |
4.2.2 确定小六边形中心 | 第46-48页 |
4.2.3 开关矢量和最优顺序的产生 | 第48-49页 |
4.2.4 仿真研究 | 第49-50页 |
4.3 多电平逆变器载波 PWM 方法和 SVPWM 方法的联系 | 第50-52页 |
4.4 SPWM 和 SVPWM 的优点及缺点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基于 DSP 和 FPGA 的高压变频器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55-72页 |
5.1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模拟实验装置设计 | 第55-60页 |
5.1.1 级联型模拟高压逆变器整体主电路设计 | 第55-58页 |
5.1.2 功率单元设计 | 第58-59页 |
5.1.3 级联型高压变频器控制部分设计 | 第59-60页 |
5.2 基于 DSP 和 FPGA 的多路脉冲实现方法 | 第60-64页 |
5.2.1 FPGA 实时产生多路脉冲设计原理 | 第61-63页 |
5.2.2 DSP 和 FPGA 的接口设计 | 第63-64页 |
5.3 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基于 DSP 控制软硬件设计 | 第64-69页 |
5.3.1 DSP 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 第65-67页 |
5.3.2 DSP 主程序与部分模块程序结构 | 第67-68页 |
5.3.3 主控制器 DSP 通信子程序模块结构 | 第68-69页 |
5.3.4 DSP 与 FPGA 结合多路 PWM 脉冲产生模块 | 第69页 |
5.4 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