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火星探测简史 | 第11-12页 |
1.2 火星探测中的微波遥感技术 | 第12-13页 |
1.3 火星雷达探测仪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 第14页 |
1.5 地震灾害检测的微波遥感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6 本文工作及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火星雷达探测仪回波的模拟与反演 | 第17-50页 |
2.1 雷达探测仪的基本原理及回波模拟流程 | 第17-26页 |
2.1.1 雷达探测仪的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2.1.2 火星次表层结构与雷达穿透深度 | 第20-25页 |
2.1.3 雷达探测仪回波的模拟流程 | 第25-26页 |
2.2 火星表面地形的构造与剖分 | 第26-35页 |
2.2.1 火星北半球地形的模拟 | 第26-27页 |
2.2.2 火星表面撞击坑深度-直径关系 | 第27-30页 |
2.2.3 火星表面地形的Monte Carlo模拟 | 第30-34页 |
2.2.4 火星表面地形的剖分 | 第34-35页 |
2.3 雷达探测仪回波的计算方法 | 第35-39页 |
2.3.1 火星表面回波的计算 | 第35-36页 |
2.3.2 火星次表面回波的计算 | 第36-38页 |
2.3.3 回波信号的合成 | 第38-39页 |
2.4 雷达探测仪回波模拟结果 | 第39-46页 |
2.4.1 雷达探测仪回波模拟参数设置 | 第39-40页 |
2.4.2 火星北半球地形的雷达回波模拟结果 | 第40-41页 |
2.4.3 火星南半球地形的雷达回波模拟结果 | 第41-43页 |
2.4.5 火星真实DEM的雷达回波模拟结果 | 第43-46页 |
2.5 火星次表层参数的反演 | 第46-49页 |
2.5.1 火星次表层参数的反演原理与流程 | 第46-47页 |
2.5.2 雷达探测仪模拟数据的反演结果 | 第47-49页 |
2.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地面建筑物破坏状态检测的互信息量评估 | 第50-77页 |
3.1 根据SAR进行地震灾害监测的原理 | 第50-58页 |
3.1.1 SAR图像中的建筑物特性 | 第50-54页 |
3.1.2 建筑物损害检测流程 | 第54-55页 |
3.1.3 建筑物参数提取 | 第55-57页 |
3.1.4 MPA成像模拟 | 第57页 |
3.1.5 图像配准 | 第57-58页 |
3.2 多类互信息量算法 | 第58-63页 |
3.2.1 Shannon熵与互信息量 | 第58-59页 |
3.2.2 多类互信息量 | 第59-61页 |
3.2.3 损害检测与评估 | 第61-63页 |
3.3 模拟SAR图像实验结果 | 第63-67页 |
3.3.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63-64页 |
3.3.2 仿真与匹配结果 | 第64-67页 |
3.4 真实光学和SAR数据实验结果 | 第67-75页 |
3.4.1 数据说明 | 第67-69页 |
3.4.2 实验结果 | 第69-75页 |
3.5 结论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4.1 结论 | 第77页 |
4.1.1 火星雷达探测仪回波的模拟与反演 | 第77页 |
4.1.2 地面建筑物破坏状态检测 | 第77页 |
4.2 展望 | 第77-79页 |
4.2.1 火星微波遥感理论研究 | 第77-78页 |
4.2.2 地震灾害监测的微波遥感技术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后记 | 第88-89页 |